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应用

王志波

黑龙江省鹤岗鹤矿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突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4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所有患者治疗后各频率听阀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疗效肯定,可有效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关键词: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突发性耳聋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applicationofglucocorticoidforidiopathicsuddendeafness.Methods:select2014inMarch2014toMarch2016inourhospitalduringtheperiodof80patientswithidiopathicsuddendeafness,onthebasisofconventionaltreatmentweregivendexamethasonetherapy,thetherapeuticeffectwasobserved.Results:aftertreatment,10caseswerecured,17casesweremarkedlyeffective,effective44cases,9noeffect,thetotaleffectiveratewas88.75%.Allpatientsaftertreatmentofeachfrequencytotheaveragesignificantlylowerthanbeforetreatment,P<0.05,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applicationofglucocorticoidforidiopathicsuddendeafnesscurativeeffect,caneffectivelypromotethepatients'hearingrecovery.

Keywords:dexamethasone;Methylprednisolone;Suddendeafness

特发性突聋是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伴有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1],近几年其发病人数不断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全身应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特发性突聋的常用方法,本文将以我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突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6~65岁,平均(42.6±13.8)岁,发病部位:左耳45例,右耳35例;纯音听阀分型:低频下降型24例,高频下降型17例,平坦型19例,全聋20例。所有患者均经耳镜检查、纯音听阀测听、声导抗、脑干诱发电位、颞骨CT检查等确诊为突发性耳聋,无中耳炎、内耳畸形、蜗后占位病变或前庭水管综合征等引起耳聋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激素使用禁忌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类药物、减轻内耳水肿的药物等常规治疗,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加1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d后改为每次静脉滴注5mg地塞米松,每天1次,连用3d,之后改为口服强的松15mg/次,每天1次,连用3d。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频率(500、1000、2000、4000Hz)听阀均值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各频率听阀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为治愈;各频率平均听阀提高≥30dBHL为显效;各频率平均听阀提高≥15dBHL,且小于30dBHL为有效;各频率平均听阀提高15dBHL以下为无效[2]。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频率听阀均值用()表示,采用t检验;总有效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4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71/80)。患者治疗前后各频率听阀均值分别为70.67±14.50、60.38±20.7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7.9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特发性突聋的发生与疲劳、压力、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有关,耳蜗底转病变可引起高频听力下降,耳蜗顶转病变可引起低频听力下降,不同频率的听力下降可引起不同性质的耳鸣,严重的会出现顽固性耳鸣[3]。

目前临床治疗特发性突聋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组胺、镇静剂、环前列腺素等,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地塞米松就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与耳蜗靶细胞细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有效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量,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耳鸣症状,促进听力的恢复;还可抑制微血栓形成,改善内耳血氧供应,减轻神经水肿,改善神经轴索传导,加快患者听力的恢复[4]。

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8.75%,患者治疗后各频率听阀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可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疗效肯定,可有效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参考文献:

[1]李聪.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4):378-380.

[2]李国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在特发性突聋分型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262-4263.

[3]黄春蓓,梁华.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20(4):374-378.

[4]管红霞,张志坚,江洋等.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