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建设中砂性土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公路建设中砂性土路基填筑的施工工艺

虞皓然

舟山市晶固沥青混凝土拌和中心浙江舟山316013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砂性土路基在现代道路工程的施工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阶段,对于公路工程的砂性土路基填筑越发频繁,本文主要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从铺摊、填平、压实等方面来着手分析,以求完善高速公路特殊地段的填筑建设,旨在为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提供可借鉴思路。

关键词:公路工程;砂性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前言:砂性土路基施工技术不同于传统路基施工,其使用的填料石块通常具有块粒径范围广、块间孔隙大、透水性较强等特性。因此,对特殊填方路基中的地基处理、相关施工技术及工艺运用等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及工程价值。基于此,下面就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概述,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1砂性土路基填筑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

与土质路基施工流程有所不同,砂性土路基通常会尽可能选择强度高、稳定性好且便于施工的石料,砂性土路基施工的流程如下:测量放样、清表压实、码砌坡脚、填筑石料、压实石料、路床填筑、碾压、边坡修理。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砂性土路基施工能够支撑起强大的承载力,在质量管控中首要内容就是要对施工要点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相关质量措施控制。具体的要点控制总结如下所示:(1)施工方法:淤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于岩性相差大的填料应分层后分段填筑;盂严禁将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混合填筑;榆边坡码砌宜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虞使用压路机对各层分别压实,其间不断进行填缝处理,确保压实层的顶面稳定、无下沉及轮迹、表面平整且石块间紧密。(2)填料松铺厚度:每种松铺厚度可通过试验段确定,一级公路不大于50cm,其他公路一般不大于1.0m。(3)几何尺寸: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砂性土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2.1摊铺工艺

通常在砂性土路基填筑施工流程中,填料是比较种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此环节中,摊铺工艺直接影响路基的施工质量。正确合理的摊铺方法不仅能够有助于铺层形成满足要求的结构类型,还能进一步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这是由于填料的岩性对路基压实层的构型及压实效果都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中摊铺工艺决定了砂性土路基的最终压实质量。目前常用的路基摊铺方法较多,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砂性土路基施工中采用渐进式摊铺法时,路基表面会较为平整且无较大石块突出现象,相反后退式摊铺法会出现表面不平整、离析现象等。综合考虑,针对石质路基的摊铺工艺,应优先选用渐进式的摊铺法。

2.2填平工艺

在完成填料摊铺工序后,待压层平整度会影响到压实层填料的粒径范围,甚至进一步关系到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因此,摊铺后应在其压实层表面进行细料填充,并进行人工整平,为碾压工序提供较好的工作面,一定程度上改善压实效果。砂性土路基施工中整平工艺的关键之处时,保证较大石块位于各层底部而较细石块位于相应的顶部,其间孔隙要进行填充保证最佳压力传递。摊铺后路基表面一旦出现孔隙,需进一步铺洒碎石或石屑以填补缝隙。特殊地,技术人员需加强现场检验工作,防止摊铺后出现大粒径石料或明显的孔隙,一旦出现需采取措施将碎石破碎并整平路面。需要注意的是,路基边缘处容易出现大粒径碎石集中且不易整平的现象,因此需要关注砂性土路基摊铺整平中较为薄弱路肩部位。

2.3压实工艺

在石质路基施工流程中,当石料爆破后,通常产生的石料直径分布范围广、各石块大小参差,无法满足施工技术要求,而且容易引起石料间接触松动、嵌锁不紧密等问题。若施工管理上也存在疏忽,将进一步使石质路基出现不稳状态,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深入分析压路机的碾压组合、碾压速度和遍数,针对不同施工环境采取不同施工要求,以便砂性土路基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2.3.1施工中的碾压组合

碾压组合是压实工艺中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合理的碾压组合一方面确保路基的强度变形指标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带来良好的工程经济效益。砂性土路基施工中,填料各项性质层次不齐,路基的压实要求也会随之不同。因此,碾压组合与摊铺整平工艺、填料属性等紧密相关。对此,可进行现场碾压组合试验,根据试验效果对碾压组合进行优化选择,尽可能优先选择拖式振动压路机而非单一选用自行式压路机,优先选择大吨位且大激振力的压路机,同时使碾压组合所使用的压路机数量尽量少些。

2.3.2施工中的碾压速度

当碾压速度较低时,振动次数会相应提高,当速度过高时单位面积收到的振动轮接触时机就会变少。即当振动轮压实路面单位面积所需时间跟碾压速度与直接相关联。若以能量衡量,压实层上受到的能量低速时要多于高速情况。在压实能量不变情况下,碾压速度提高1倍碾压遍数也将提升1倍,碾压速度较慢时能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然而另一方面,碾压速度又是影响压路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其速度必须适当控制以提高工作生产率。因此,综合考虑压实效能、施工进度、安全性等,且在碾压开始阶段采用适当慢速施工。

2.2.3施工中的碾压遍数

砂性土路基施工中,碾压遍数与压实质量的关系与填料岩性、石料粒径、机械设备等施工条件相关。根据工程实际经验,碾压遍数跟路基填筑体的密实度成线性关系,并且当碾压遍数达到一定量级时,密实度的增长率会逐渐减缓并趋于缓和。不同的碾压组合情况下,压买层到达同样沉降率所需的碾压遍数也是各不相同。实际施工中,应先进行一定的事前试验铺筑,根据试验中填料工程性质、施工环境和机械机械等情况对碾压遍数与压实质量关系进行一定的探究,为后续施工提高可靠的数据分析依据,找出满足压实质量要求情况下合理经济的碾压遍数。

3砂性土填筑施工过程的注意要点

通过工作中的观察不难发现砂性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而且不容易将其碾压成型,表面的水分散失的也很快,这些特性就要求一定要控制好砂性土的含水量,如果无法控制好那么就得返工,否则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研究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那就是制定相应的雨季施工措施严格控制含水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质量还可以提升工程效率。下面将介绍控制含水量的具体步骤。

(1)对土料进行预闷水处理。将取土场表层大概30厘米厚的覆盖层清除,并且挖一个闷水槽,对其进行灌水,等到闷水槽中的水全部渗透土料,就用反铲进行翻拌,这样一来就可以使砂性土的含水量达到10%左右。

(2)铺层碾压前惊醒表面补水。受自然因素以及砂性土自身特性的影响,在摊铺时土料表面水分极易散发,所以应当对其进行补水,可以直接用洒水车在表面进行喷雾洒水,当涂料表面有车轮印产生时,补水就基本达到要求了,而且即使补水过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3)面层碾压前进行加水。在铺层碾压完成一段时间后,碾压层会干结不过还要对面层羊角印进行处理这就要求对面层进行加水,用洒水车喷雾洒水的方式进行加水工作。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砂性土相关特性以及相关施工技术的探究结语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保证沙土压实度的具体措施。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遵从上文中的要求把握好砂性土的含水量、铺土厚度以及压实功能三点,就能够达到一种理想的压实度。

参考文献:

[1]李鸿志.李光远.砂性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工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12):35-36.

[2]姚振宇.砂性土路基压实度控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08):109-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