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平面+腰2平面为主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47例临床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损伤平面+腰2平面为主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47例临床报告

李兴君张健黄军

李兴君张健黄军(兴山县中医医院湖北兴山443711)

【摘要】根据中医经络辩证及标本兼职的原则,采用损伤平面+腰2平面为主电针治疗外伤性截瘫47例,总有效率85.1%,治疗方法具有创新性。

【关键词】截瘫/针灸疗法穴,损伤平面穴,L2平面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69-02

外伤性截瘫是指由各种原因(车祸、坠跌、外力打击等)造成的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感觉、运动及大小便障碍的病症。作者从94年至今用损伤平面+2腰平面为主电针治疗外伤性截瘫47例,获得了较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47例患者全部是住院患者,都经CT或MRI确诊,全部是胸10以下受伤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平均年龄37岁。高处跌坠7例,车祸26例,外力打击14例。腰椎22例,胸椎20例,胸腰结合部5例。完全截瘫(完全性损害)7例,不完全截瘫(不完全性损害)40例,二便控制障碍9例。

2诊断标准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标准:

A—完全性损害。在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

B—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3治疗方法

主穴:腰2平面:命门、腰2夹脊(双)、肾俞(双)、志室(双)。损伤平面:取受损椎体上或下椎间平面上与腰2平面上下对应的夹脊、督脉、膀胱经上的点作为针刺点。按上下对应的原则每次选3-5对穴位接G6805-II型多用电针治疗仪,间断波(每次间断刺激3次)通电30分钟:强度以患者感觉有肌肉跳动或酸、麻、胀、重触电感即可,不宜过大。

配穴:次髎、环跳、居髎、秩边、承扶、殷门、风市、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中、三阴交、太溪、昆仑、申脉、照海等,每次每肢酌情选5-7穴针刺,双下肢选3-4对穴位通电;痉挛型瘫痪用致密波(150次/分)通电30分钟,弛缓型瘫痪用间断波,方法同上。

辅助疗法:(1)手法按摩,(2)功能锻炼。

针刺每次留针1小时,每周5次,针后施手法。密切观察治疗进展;至无明显进展时停止治疗,休息1-2周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能自己行走,大小便恢复正常,一年内恢复正常工作。

显效:能扶拐行走,大小便基本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有效:肌力、感觉有所恢复,能够自坐,大小便有便意,稍能控制,生活不能自理。

无效:二便、肌力、感觉均无明显好转。

5结果

47例患者治愈11人,显效25人,有效4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5.1%。

6典型病例

聂某,女,30岁,因车祸腰1、腰2骨折至截瘫,术后40天开始针灸治疗。查:双下肢感觉减退、大小便有便意。稍能控制、肌萎中度,肌力0级。选胸12、腰1为损伤平面,轮取胸12、腰1平面,配合腰2平面穴,双下肢取6-8穴,针刺后加电针治疗,针后施手法,嘱加强功能锻炼。一周后肌力I级,嘱依物坐;二周后肌力II级,嘱扶坐;三周后肌力III级,嘱扶立;四周后肌力IV级,嘱扶行。续治一月,可独立行走,停止治疗。伤后6月余恢复原有工作。

7讨论

截瘫,脊髓受损实质为督脉受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经之海;督脉受损则涉及到三阳经,引起经络不通,阳气不达肢体,故肢体麻木、活动障碍;进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如涉及足阳明经,则引起大便功能障碍、涉及足太阳经、则引排尿功能障碍;督脉受损日久,肢体得不到正常的温煦、濡养,则出现肌肉萎缩。截瘫病因,本是督脉受损,局部气血瘀阻,标是督脉受损日久引起的脏腑阴阳失调及经络阻滞不通。通过针刺损伤平面、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疏通局部阻滞的经气,促进受损的督脉修复。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膀胱经的背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肾为生命活动之根,称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与其它脏腑关系至为密切;督脉分支通于两肾。通过针刺腰2平面的命门、夹脊、肾俞、志室,温补肾阴、肾阳,调整督脉和膀胱经经气,进而改善脏腑功能,疏通闭塞不通的经络。通过针刺损伤平面+腰2平面、标本兼治,效得益彰。

关于损伤平面定位的问题,尚须作以下几点说明:(1)由于外伤后骨折块压迫和手术创伤,有时造成广泛脊髓水肿、缺血、变性、甚至坏死,损伤平面可能比CT或MRI提供的损伤、压迫部位高1-2个节段。(2)损伤在腰2以上(含腰2)损伤平面在上椎间平面,损伤在腰2以下,损伤平面在下椎间平面。(3)脊椎骨折有时是几个椎体骨折,可能有几个节段脊髓或脊神经受到损伤。治疗前必须仔细了解病情,找准损伤平面。有几个损伤平面的可交替针刺。

“金针取效速而暂,按摩取效缓而久。”“未用金针前先施按摩,以活动其气,而针之行气愈灵。既用金针后再施按摩,以继行其气而针之收效愈速。”针后再施手法,在提高针刺疗效,保持关节活动度,疏通经络上有着不菲的疗效。

在截瘫治疗中,功能锻炼非常重要。一般遵循卧—坐—立——行走的顺序,锻炼强度逐渐加大。通过锻炼不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力,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肌肉萎缩的恢复,改善运动功能;还可以让病人在锻炼中发现每天细微的进步,增强战胜疾病信心。

综上所述,损伤平面+腰2平面为主治疗外伤性截瘫具有肯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但对脊髓横断,严重挫裂伤,马尾神经断裂疗效差,如何找到一个好的针灸治疗方案,还需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山西雁门缉庵赵熙著,针灸要诀与按摩十法[M].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2]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