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4

AIDS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评价

刘琴吕明磊程文芳

刘琴吕明磊程文芳

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AIDS患者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评价.方法将60例AI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随访,分别在出院后1、3、6个月进行简易应对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测量.对两组在出院6个月时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期间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降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以明显降低AID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各种问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关键词】AIDS;出院计划;生存质量;护理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ofAIDSPatientsLIUQin,LVMinglei,CHENGWenfang(HospitalforinfectiousdiseasesofXinxiangMunicipality,XinxiangHenan,453000)【Abstract】Objective:Studyandevaluate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ofAIDSpatients.Methods:pide60AIDSpatientsinG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30casesrespectively.Observationgroupwasimplementedof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andthecontrolgroupwasacceptedroutinenursingcareandfollow-up.Simplecopingquestionnaire,self-evaluationofanxietyscale(SAS),depressionselfratingscale(SDS),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measurementscaleprofile(WHOQOL-BREF)weremeasuredaftertheydischargedforone,threeandsixmonthsrespectiveGly.Themeasurementresultsofthetwogroupsaftertheydischargedforsixmonthswerecompared.Results:Duringthenursinginterventionperiod,thehospitaliGzationtimeandcostofthetwogroupshave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fternursinginterventiontheobservationgrouphasincreasedsignifiGcantlyinpositivecopingdimensionanddecreaseddramaticallyinnegativecopingdimensionofthesimplecopingquestionnaire;anxietyself-assessmentscale,deGp(ressionselfratingscaleareappare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comparativedifferencesofthetwogroups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Afteranalyzingandgradingthelifequalityofthetwogroupsafterinterventionwiththeshortformofthequalityoflifemeasurementscaleofworldhealthorganization,observatio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andthecomparativedifferencesofthetwogroupshavedistinctivestatistiGcal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ThedischargeplanningservicescanobviouslyreduceanxietyanddepressionofAIDSpatients,andletthemtoadoptapositi【vKeeywawyotrodsd】ealwithvariousproblems,increasethelifequalityobviously.AIDS;DischargePlanning;LifeQuality;NursingCare【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6-02

艾滋病(AIDS)是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本病疗效差,预后不良,且因存在相关羞辱和歧视[1],患者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生存质量低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生存质量仍远低于正常人群[2].如何让AIDS患者出院后得到治疗与护理的延续,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要求和高质量有效的服务,已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目前,实施出院计划服务已被认为是保证连续性护理的基础[3].本研究采用出院计划服务,评估其对降低AID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采取轻松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各种问题,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并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AID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AIDS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③能够并愿意接受电话随访或家庭访视;④生活基本能自理.排除标准:①长期卧床;②语言沟通障碍;③严重并发症;④出院后独居的患者或调查过程中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对症、心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出院计划服务.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状况、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患者,在患者病情稳定3d后,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研究内容、对患者康复的意义,取得其知情同意并签字.患者填写简易应对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在出院前及出院1、3、6个月进行以上量表的测量.对不能自行完成问卷者,由研究人员协助完成.对两组在出院6个月时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1.2.1实施方法1.2.1.1对实施出院计划人员的培训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经研究者与专家讨论后,确定本研究小组成员:由2名传染病专业的主治医师、4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及2名社区护士组成.所有小组成员均经过严格筛选,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医护人员,熟悉患者情况.开展项目前,对团队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重点突出,主要为出院计划服务的管理与方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随访的规范与方法、AIDS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等,培训结束后由研究者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与模拟病例考核.1.2.1.2定制出院计划由本研究小组成员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定制AIDS患者“出院计划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出院计划流程”和“出院计划文档(如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对出院计划服务满意度问卷等)”,并请专家进行审核.

1.2.1.3护理干预方法两组均接受规范传染病科AIDS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1)住院期间的护理:①评估个案及家属出院需求.患者入院后48h内,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收集个案基本资料,包括自我照顾能力、出院后治疗需求、家属照护人力及能力需求等.填写患者出院需求评估表.②制定出院计划的执行单.出院计划小组根据收集资料的结果拟定出院计划执行计划单,分别对患者及家属提供服务及必须的资料.③发放?AIDS护理指导手册?,讲述AIDS的相关知识,如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做好用药指导,正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AIDS病死率,但不能根除,存在耐药性、毒副作用等问题,应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忌随意更改服药时间、剂量或中断治疗.④根据所收集到的患者心理问题采取个别的针对性护理,达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调整患者的社会角色及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应激,帮助患者增强适应应对能力,处理患者的心身反应.鼓励患者参与治疗,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和亲属配合

⑤学习机会性感染的自我观察.密切观察自身身体变化,包括一些细微的和无痛性的改变.高度警惕如下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泻、头痛、头晕、排便及排尿功能失调、肢体感觉及运动异常;皮疹、皮肤及口腔溃疡、口腔粘膜白斑、外阴及眼部的感染等.出现症状要及时治疗.⑥生活指导及自我护理技术.有轻微症状的AIDS患者可在家庭内生活,工作和一般社交不受限制;AIDS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接触结核病、水痘、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患者;由于紫外线可激活HIV,患者应减少紫外线照射;饮食宜少量多餐,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足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保持营养均衡:适当参与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节制性生活.⑦健康教育.按知识灌输、行为训练、双向交流进行.采取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结合,通过讲解和演示.每周3~4次,每次2O一30min,配合使用教育手册、书籍、录像、幻灯等,出院后通过电话、信件给予追踪随访.因患者及家属怕被人知道患AIDS,故主要由责任护士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个别指导,反复强化方式,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2)出院宣教:患者出院前3d,责任护士再次探视,针对患者疑问或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评估患者及家属是否掌握必须的教育,出院当日将出院计划文档交于社区护士.(3)出院后指导:患者出院后2d,由研究者以电话追踪其返家后的情况,对返家后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必要的协助及咨询.出院后社区护士每月2次电话随访,出院后

1、3、6个月入户随访.随访期间检查、指导、测评患者AIDS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用药的依从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个体化教育和指导,强化巩固相关知识.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按照AIDS常规护理包括对症、饮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后1、3、6个月电话随访.1.2.2观察指标(1)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4].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共20个条目,采用4级症状评分法,标准分值越高,积极程度越高.(3)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共20个条目,其中15个条目为正向评分,5个条目为反向评分,采用4级症状评分法,标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4)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5].由4个领域构成,即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共26个条目,采用5级症状评分法,各个领域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27.48±3.58)d,住院总费用(15306.66±3755.38)元;对照组住院天数(28.26±4.17)d,住院总费用(14885.39±3927.42)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简易应对方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简易应对方式评分比较(x±s)

注:*P<0.013讨论AIDS因其传染性、不可治愈性及性传播等特点使得患者遭受广泛而严重的歧视[1、6],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的各种刺激往往使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不能正确认识及面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7].Audet等[8]研究表明患者会采取自我隔离的策略应对歧视,从而与他人和社会产生隔膜和疏离.长期或严重的自我隔离或消极应对,可引起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心理,对患者的精神和生理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9].出院计划服务,又称出院准备服务,指医疗团队人员,从患者入院时就有计划地向患者提供适当的健康照顾,并整合其所需的健康资源,使患者能安心出院,家属可以放心让患者出院,让患者在照顾环境的转换中得到完整且持续性的照顾[10].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准备出院尚需持续性照护与生活适应的患者及家属.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应对、焦虑、抑郁心理.观察组根据出院计划服务要求,在对患者按医嘱治疗的同时采用发放护理指导手册、健康教育等方式,帮助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根据家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他们可以起到监督患者治疗的作用.在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1、3、6个月的量表调查中,发现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减轻,积极应对分值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应对维度评分明显降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两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焦虑、抑郁状态随干预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且焦虑、抑郁状态减轻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为:一方面,医疗团队制定的出院计划服务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如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联系社区护士,找出解决方法,免除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焦虑;另一方面,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经常上门干预,无形中与患者进行了更多的交流,减轻了患者的自卑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士的语言、表情、积极地态度和行为等都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只给予常规的随访,所感受的支持程度没有观察组患者高,因此其消极情绪及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仍不容乐观.

本研究为AIDS患者提供出院前准备及出院后的家庭随访,患者入院48h开始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需求,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隔离的措施、治疗及服药的知识、机会性感染的自我观察、生活指导及自我护理技术以及出院后相关的照护知识等.从入院时就有计划地向患者及家属提供适当的健康照护,使其在住院期间获得有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能安心地离开医院顺利回家;对出院后稳定期患者进行电话和定期随访,强化巩固相关知识,使患者对AIDS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目前的健康状态及相关的健康行为有良好的认知,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患者得到应有的后续治疗,使患者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坚持努力,去除不健康的行为,从而采取积极健康行为方式,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态.本研究表明出院计划服务可以明显降低AID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各种问题,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1]李宪红、何国平、王红红.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78-80.[2]孙丽,阿依古丽图尔洪,朱丽丽.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21-122.[3]孙美红,吴洁.出院计划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实践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6):741-744.[4]计惠民.心理护理临床问答[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80-188.[5]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29.[6]石超明,赵丽明,廖婷.困难、困境及对策:任重而道远的中国反艾滋病歧视[J].医学与社会,2012,25(1):5-8.[7]刘琴、吕明磊、贾秋龙等.应用PDCA模式对社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属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1-3.[8]AudetCM,McgowanCC,WallstonKA,etal.RelationshipbetweenHIVstigmaandself-isolationamongpeoplelivingwithHIVinTennessee[J].PloSOne,2013,8(S2):209-211.[9]HuaJ,EmrickCB,GolinGE,etal,HIVandstigmainLiuzhou,China[J].AIDSandBehavior,2014,18(S2):203-211.[10]席淑华、赵健军、赵健华.成功大学附属医院出院准备服务概况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