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评价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析评价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影响

颜先彬

关键词:评价;科学探究教学;科学素养

一、鼓励性评价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影响

“鼓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课堂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有效评价方式。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功能。

例如,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节课中,我们要探究“为什么吹风扇人感觉很凉快?”这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风扇吹的是冷风”,其中有一位学生设计实验如下:第一步,先用温度计测室温的温度,第二步测液体的温度(不妥),另一位学生补充,第二步用风扇对着温度计吹,观察温度计液面的变化,如果上升,说明吹来的是热风,如果下降,说明吹来的是冷风,如果没变化,说明没作用。这时笔者适时地给予评价:“太棒了,掌声送给他,也送给刚才的学生。”抓住这样的时机,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地给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

接下来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比较在空气中的温度计示数和风扇吹后的温度计的示数,实验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同学测出没有变化,但其中有一组学生测出温度下降了0.2℃,这时笔者及时给予评价“大家都很棒,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结论,但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和敏锐,你能不能再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大家也可以一起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全班同学马上又开始讨论起来,气氛非常活跃。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又有另外一组同学说是升高了1℃,笔者认为教师在评价这样的实验时如果归因于误差有点不妥,这时应先肯定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温度计示数为什么会下降或升高?

我们在评价科学探究实验时,往往认为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的,结论是可以得出来了,但是很少考虑少数的几组。在这个实验后,全班的同学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我们一起进行了评价分析,为什么会下降一点点,为什么会升高1℃,有可能是手握温度计后有汗液造成影响,使温度下降一点点,有可能是读数上出现误差等。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重复实验,排除影响因素,再次去验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评价科学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形成性评价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影响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而不强调成绩的评定。

《科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入门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是倡导“以探究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科学探究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学到知识,还能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形成性评价将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进行“影响动能大小因素”这一教学中,根据已有的知识,我们知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为了进一步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在实验中用外形相同质量不同的两圆柱体从同一高度落下用以研究质量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圆柱体落下与沙接触时倒的方向不同,导致沙的凹陷程度不同,难以比较动能的大小。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个信息,根据学生的观察作出适当的评价,并鼓励学生思考,本实验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如何改进这个实验。笔者认为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及时地进行评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思维,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中,“即时评价”是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这种评价方式常常被教师使用。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学习上,也就是说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了解现状和努力方向。形成性评价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给教师提出反馈,有助于教师重新设计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对教学设计以外的更加留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

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评价使学生用以判断自己学习上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评价不应是单纯为教师的奖惩提供依据,也应被当作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评价应有利于教学的改善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不管采用什么评价方法,都要关注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中学

邮政编码:3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