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文化联合全人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磁性文化联合全人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实践

李芳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430030

摘要:目的探索全磁性文化联合全人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与成效。方法完善护理流程和工作指引,优化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加强护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供身,心,社,灵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将磁性文化和优质护理紧密结合。观察磁性护理理念在该科室的实践效果。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2%上升到99%,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0.1%下降到0.01%,护士工作满意度稳步提高。结论实施磁性管理和全人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度。

关键词:磁性文化;全人护理;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优质护理;实践

自2010年3月起,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号召,开展以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为宗旨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神经内科重症病房为我院首批试点病房之一,经过几年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了更进一步让广大患者受到全面多元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我科ICU自2014年1月开始引进国外磁性管理理念,构建磁性文化与氛围,联合全人护理模式,让科室患者与工作人员受益颇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神经内科ICU共设立18张床位,日均收治患者例,床位使用率为。该病房为百万级层流病房,实行全无陪管理制度。共有护士人,男1人,女人;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岁;学历:本科人,大专人;职称:主管护师人,护师人,护士人。有护理员人,男1人,女人。

1.2方法

1.2.1完善护理核心流程和工作指引,实现人民便捷就医:流程管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所展开,为患者提供全员,全岗,全程的优质服务[1]。科学完善的工作指引及详细全面的服务流程是好的服务质量的前提。神经内科ICU谨遵医院制定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三大核心流程,严格流程管理,各级各类人员切实遵守并执行。避免了患者及家属因不熟悉医院环境和规章制度或者各种其他原因导致患者不能及时入院接受治疗,为危重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赢得了时间,既保证了科室床位的有效周转,也保障了患者安全。在对住院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均给予详细的解释和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外出检查患者均有管床医生和工作人员陪同,增加与临床医技科室沟通,避免长时间排队等候,体现了对患者的磁性关怀。

1.2.2优化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持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1]。我院实行护理部-片区-科室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专科修订完善了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并成立质控小组,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两人一组,负责一项指标,每月定期自检,进行PDCA分析总结,对出现的问题,护士长在晨会上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科室制定了ICU重点内容交接表,严格交接班,对患者做到病情,治疗,护理三清,对于特殊事件,重点内容班班交,保证病房安全有序运行。针对护理不良事件,采取无惩罚上报制度,鼓励大家积极上报,每月择期在科内进行集体讨论,护理部每季度集中护理专家对全院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指导,专家们针对问题,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寻找原因,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磁性文化的引入让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入良性循环。

1.2.3严格规范岗位管理,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以护理岗位管理,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对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搭建护理人员职业成长空间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科室根据卫计委下发的各级人员的职责与要求,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经过严谨的测量和考评,设立了相应的岗位与准入标准,全科护理人员严格规范竞聘上岗,以一年为期限,到达期限后进行重新竞聘,实现人才更新,择优录用,并将绩效管理与岗位管理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改善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方法,成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1.2.4加强专科护理文化建设,提升护士整体服务水平: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团结和凝聚全体护士的无形的、巨大的文化力量[3]。研究表明,护理文化建设在推进优质护理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科室要求上班人员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微笑服务,说文明用语,如:请、对不起、谢谢等。休息区提供免费书刊报纸杂志,护理人员可自行借阅,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精神内涵。保持病区环境干净整洁,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各项抢救物品、设施摆放井然有序,随时进入应急状态。每月集中进行理论小讲课和专科业务查房,每季度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提升业务水平的同事也加强了同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采用人性化排班,相继推出了SD(SleepingDay)和BD(BirthdayDay),让员工感受到被关心和被照顾,提高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1.2.5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专科特色服务

1.2.5.1制定专科入院须知和健康宣传册:每一位新入院的患者家属,会收到一份专科自制的入院须知,包含病房介绍,患者用物准备,饮食宣教,住院费用管理,探视制度,留陪制度,特殊检查等等多方面内容,每一项内容都有详细的解释,目的在于让患者家属对病房运作有比较初步直观的了解,消除他们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才能做病人的坚强后盾。

1.2.5.2设立心语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在病房外显眼处设立心语桥版块,写上温馨鼓励的话语,供患者家属品读。重症病房患者病情危重,治疗护理量大,随时都可能有病情变化,家属担心亲人安危,同时要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心情自然压抑,定期给予他们一些温暖鼓励的话语,让他们得到安慰与信心,同时也拉近了护患距离,一举两得。

1.2.5.3每日定时进行荧屏探视:病区内单独设立探视间,通过电子监控系统与病房连线,家属可以通过视频看到患者,并可以进行语言交流,探视间每日定时开放,所有患者家属轮流探视,探视时医生与护理人员均在病床边协助,解答家属疑问。探视间的设立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1.2.5.4对清醒但有语言障碍的患者提供需求指示牌:对于部分神志清楚但是有语言障碍或因病情不能发声的患者,提供自制需求指示牌,包括饥饿,喝水,大小便,翻身,叫医生,开关灯,腹胀,头痛,拉隔帘,找家属......等几十项具体的需求,以彩色图片配合文字的形式展现,做成轻便的泡沫板,既形象又醒目,患者非常容易理解,护理人员也便于知晓他们的需求,能更及时的为他们服务。

1.2.5.5对昏迷患者进行促醒服务:昏迷患者为重症病房的特殊群体,他们无法进行语言交流。为了让昏迷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各项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加快他们意识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病房试行了专科促醒服务,每日定时定量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个方面对患者进行体外刺激,增加他们对外界的感知,长期坚持,初见成效。

1.2.5.6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提供延续服务:对于出院患者(放弃治疗和死亡患者除外),责任护士择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关心患者,对有需求的患者进行后期康复锻炼指导,用药帮助等,征求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评价和意见,找出不足,积极改进。

2结果

自从将磁性文化引入到神经内科ICU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来以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2%上升到99%,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0.1%下降到0.01%,护士工作满意度稳步提高。

3讨论

磁性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在护士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院仍然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专业护士的加入,降低护士离职率,拥有高质量的护理队伍,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事实证明,将磁性文化融入到患者管理及日常护理工作中,关心爱护体贴患者,处处为患者及家属着想,凡事为患者考虑周全,与患者交心,与家属交心,也必然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而这样的工作方式,与全人护理“身”“心”“社”“灵”多方位的护理理念不谋而合。同样,护理人员在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工作积极性必然会有所提升,工作成果得到肯定,离职率自然也就低了。综上所述,磁性文化联合全人护理,对于医院,患者,护士三方面都不无裨益,应提倡。

参考文献:

[1]包丹霞,邬艳瑛.流程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3):83-84.

[2]刘建,郑一宁,张健.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中国医院,2012,16(5):15-16

[3]陈芬荣,吴荣,陈建杨.护理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2915-2917

[4]周小玲,陈珏.护理文化建设在推进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医疗护理,2015(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