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方法对咽异感症的临床治疗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3种方法对咽异感症的临床治疗对比研究

黄桂彪常鸿

黄桂彪常鸿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562400)

【摘要】目的比较与分析不同方法对咽异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咽异感症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分为A、B、C三个不同的组别,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比对。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恢复,恢复状况良好。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及临床表现,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咽异感症临床治疗对比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09-02

结合临床来看,咽异感症常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1]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由于咽喉部异物感,怀疑肿瘤就医者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咽异感症应该仔细检查,尽可能降低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而关于该疾病的治疗,也并无一个相对统一的固定方法,基于此,我院将以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取得一定的收获,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咽异感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84例,患者年龄13~5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6a;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紧迫窒息感12例,干燥烧灼感18例,咽痒疼痛感30例,咽异物阻塞感60例;根据咽内淋巴环异常明显的部位将所有患者分成3组:A组患者(腺样体肥大或慢性炎)20例;B组患者(腭扁桃体肥大或慢性炎)40例,剩下的60例患者分为C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A组:首先置Davis开口器,鼻腔粘膜收缩后再倒入0°4mm鼻内窥镜,然后在反向弯头切吸器的帮助下进行腺样体的切除;B组: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行常规扁桃体剥离摘除;C组:将患者取坐位,然后对其进行口咽部喷1%丁卡因表麻成功过后,用低温等离子对肥厚组织和淋巴滤泡进行烧灼,治疗结束后,患者还要进行口服和强的松7d的治疗,如果治疗效果未达到预期,1周之后进行重复治疗。

1.3治疗效果评定

根据患者系统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具体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1)无效,自觉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有加重的迹象;(2)有效,经过系统治疗,所有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3)显效,咽痒疼痛及咽异物阻塞感完全消失,且治疗部位无周围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3]

2.结果

三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我院对其进行随访,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综合数据参见表1。

表1(咽异感症3种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我国中医将咽异感症称之为梅核气,[4]该病症主要指的是除去明显疼痛以外的所有咽部异常,但结合我院的研究及临床资料来看,有一部分患者常诉存在不明显的疼痛感,我院研究病例中就有24例患者有吞咽口水有较明显的疼痛感,但是在进食饮水时疼痛感就消失了,结合已有资料来看,我们判断其与咽丛感觉辨别异常有一定关联。咽丛在咽喉部分的分布比较广泛且无规律性可言,因此,我们在治疗时应该将重点放在应对神经密集部位所受增生的淋巴组织摩擦或压迫。[5]我院研究病例的患者普遍病程比较长,而且其中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过接受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效果均不明显;当所有被诊断为咽内淋巴环异常,我们根据患者部位的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5.00%、80.00%和76.67%,三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对于增生广泛的患者采用激光烧灼时,应该尽量的避免1次性烧灼,我院研究病例中有1例患者在烧灼过程中由于过分烧灼进而出现了粘膜萎缩和水肿窒息。再者,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我们将其与治疗有效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除了增生淋巴滤泡消退不明显和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等原因以外,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因素对治疗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智.改善神经递质的药物联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300例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应用[D].承德医学院,2012,3(11):105-110.

[2]毛诗昊.24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联合监测在诊断以咽异感为表现的GERD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2,5(9):105-107.

[3]蓝新海,唐安洲,李杰恩.微波治疗舌扁桃体肥大所致咽异感症78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16(3):134-135.

[4]万汉锋,金建新,刘学军,高金建,凡启军,陈波蓓,黄加云.咽异感症与精神焦虑及抑郁症状相关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6(16):314-317.

[5]杨更生,高岚.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咽炎3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12):64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