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徐志敏

徐志敏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1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比出血次数与止血时间,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综合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147-02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肝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以呕血、黑便为主。发病往往比较急骤、病情凶险,出血量大,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1]。据研究显示,优质护理干预能对治疗结局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改善预后。因此,本次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综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收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符合肝硬化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排除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其它脏器疾病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44~78岁之间,平均(52.6±3.2)岁;病程2~11年,平均为(4.5±2.6)年。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5例。对比组间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情况相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一般护理等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出血护理:组建护理巡查小组,增加巡查次数,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时记录重要指标变化情况,为可能出现的突发症状做好抢救准备。一旦发现出血征兆要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物品。同时,留意患者的意识变化,防止发生肝昏迷。

(2)心理护理:由于病情严重,特别是呕血、黑便往往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进而产生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抚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向患者讲解症状的原因与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帮助他们恢复治疗信心。同时,可运用正向心理疏导、正向心理支持、间接鼓励、成功案例等手段,帮助患者甩掉思想包袱,使其主动配合医护工作。

(3)饮食护理:饮食不当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复发的常见原因,因此,饮食护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急性出血期内必须禁食,在停血1~2d后可采用流食,以无渣饮食为宜,再逐步向普通食物过渡。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禁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戒酒。告知患者饮食规律,宜少食多餐,吃饭要细嚼慢咽。

(4)用药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并留意是否有不良反应。叮嘱患者禁用或慎用水杨酸类药物与利血平,此类药物会损伤胃黏膜,进而诱发或加重溃疡症状。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症状可服用润肠药。

(5)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失血过多,造成蛋白大量丢失,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这容易引起各种感染,而感染又会诱发出血,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肝功能衰竭。因此,我们要做好每一环的护理工作,尽量降低感染几率。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定期对病房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限制访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2]。加强皮肤护理,确保皮肤干燥、清洁。每天两次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残留血迹,防止引起呕吐反射而再次出血。

(6)出院指导:出院前3~5d患者病情较为稳定,情绪良好,易于沟通,是实施健康宣教的最佳时机。向患者介绍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生活规律,健康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劳累等。同时,要遵医嘱坚持用药,一旦有不适或不良反应要及时到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出血次数、止血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并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9%。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6.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止血时间,干预组为(2.58±0.56)d,对照组为(4.20±1.26)d;对比出血次数,干预组为(1.75±0.47)次,对照组为(2.96±1.43)次,由于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突然,出血量大,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肝昏迷,甚至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加强病情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已成为临床抢救的关键所在[3]。常规护理虽有一定效果,但针对性较差。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护理模式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急需找到一种更有针对性的高效护理模式。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干预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模式,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进而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让患者参与到护理模式中,并配合相应的心理干预与健康宣教,极大消除了患者的抗拒心理与不良情绪,能主动配合医护工作。这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出血次数与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玉怡.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92-93.

[2]朱素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32-33.

[3]李霞秋,朱佳瑛.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