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次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分层次教学探析

王海明

王海明

〔摘要〕分层次教学法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使用最为广泛,也最具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教学效果,开展分层次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对教学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法)的层次划分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育体育与健康分层次教学体育与健康是高中教学阶段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其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意志品质的锻炼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每一个学生的体质存在差异,所以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那么很难达到实现提升全体学生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的目的。为了能够实现对全体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与意志品质锻炼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法得以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用,该方法的使用为帮助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新课改教育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1以学生为基础做好教学主体分层对于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想要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体育素养、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兴趣等内容为基础对他们进行层次划分,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才能为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任务,才能够达到体育与健康学生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教师要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测验,其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其二是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为体育与健康这一学科的绝大部分教学行为都是在室外完成,因此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还必须要对体育知识有一个健全的了解,并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测验都较好的学生,才能被分在体育综合素质较好的层次当中。

表1:教学主体分层次依据———体育与健康

2结合教学大纲做好教学目标分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与意志品质的锻炼,就必须要在掌握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分层。在笔者看来,对于体育与健康这一门以室外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学科,合理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如果设置的教学目标过于简单,那么难以达到提升身体素质和锻炼意志品质的目标,如果设置的教学目标过于困难,那么学生不仅会因为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丧失学习自信心,产生厌学心理,还会为学生带来过大的身体负荷和运动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必须要在结合学生实际体育素质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分层。

表2:教学目标分层次设计———体育与健康

3融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行为分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现代高中生身体特点而制定的,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处于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所必须要掌握的体育技能种类很多,例如田径类的跑步、跳远、跳高等内容,还有球类运动以及游泳运动等等。但是由于不同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素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去掌握所有的体育技能,因此教师就必须要对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进行分层。

以篮球运动为例,对于A层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能够掌握运球、投篮等所有的篮球技能,掌握所有篮球规则,并能够完成规范的篮球比赛。对于B层学生,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例如在投篮时保证正确的投篮姿势,并懂得篮球的基本规则。对于C层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多熟悉篮球,并先掌握篮球当中的一项技能。另外,不同层次学生对篮球知识的学有所获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篮球学习及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对他们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提供动力,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作用,如果将分层次教学法科学、合理的应用,那么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必然能够得到提升与锻炼。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要实现教学目标,才能够发挥出其提升高中生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的目的。针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分层次教学法有效的解决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不同身体素质学生采取同一教学标准进行评价的问题,这在教学主观行为上进一步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从目前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应用效果来看,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实践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学优势,为学生身体素质与意志品质的提升打下良好而基础。

参考文献1田广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2013(05):133~1362曹锡海.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11):196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