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工艺管回收制冷剂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制冷压缩机工艺管回收制冷剂的研究

何营1王雅男2

1.葫芦岛中天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葫芦岛125000;

2.葫芦岛中天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葫芦岛125000

摘要:针对压缩机工艺管制冷剂回收存在的问题和制冷剂的使用现状,对制冷剂回收装置进行了优化,避免了制冷剂在回收钢瓶中压力和温度的急剧上升和制冷剂的泄露,安装的干燥过滤器使回收装置兼有净化功能,提高了制冷剂纯度,为制冷剂的二次利用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制冷剂回收;刺破顶针阀;水冷冷凝器;多用途

当前,商用制冷装置除了大型冷库使用氨制冷剂外,其他小型制冷装置几乎都使用氟利昂或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产品,我国冰箱及空调等小型制冷装置保有量巨大,以冰箱为例,截至2012年底,城镇居民每百户冰箱拥有量为96台,空调的使用量也在稳步上升,南方炎热地区城镇居民使用空调量高达93%。虽然冰箱等小型的制冷装置所用制冷剂很少,但使用量巨大,制冷剂回收工作不容忽视,由于电冰箱压缩机没有本机自带的维修阀门,给制冷剂的回收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应积极寻求针对压缩机工艺管的制冷剂回收装置的优化与设计,为压缩机工艺管的制冷剂回收工作能够普遍开展提供技术保证。表1列出了目前制冷装置常用制冷剂的使用情况。

表1商用制冷设备制冷剂使用情况

一、当前维修过程中制冷剂回收方法

目前,制冷剂回收的主要方法是将制冷剂蒸汽冷却液化后储存在回收钢瓶里,这种方法不能安全高效的回收制冷剂,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能有效解决回收钢瓶的压力急剧升高问题,在维修实践中,避免压力急剧升高的通常做法是需要提供一个低温环境,而低温环境一般需要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才能提供。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制冷剂的回收一般都是在制冷系统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回收的,利用制冷系统本身来提供低温环境很难实现,因此,实际维修工作中制冷剂的回收收效甚微。

二、对制冷设备维修工艺口进行制冷剂回收改进

1.运用维修阀进行抽真空

与空调不同的是,冰箱和小型冷柜压缩机没有专门的修理阀门,只有一个维修工艺口,往往这个工艺口都是焊接而成的,如果打开工艺口,就会造成制冷剂的泄露。传统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往往安装一个截止阀门,但是一旦将工艺口和回收装置连接的时候就会有制冷剂泄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在压缩机工艺口和回收装置之间安装刺破顶针阀,刺破顶针阀能够快速的回收制冷剂,避免了制冷剂的泄露,防止制冷剂排入大气中。刺破顶针阀一般为铜制管件,密封圈可以根据制冷管路的大小进行调节,使密封圈与管路的大小相适应。

2.运用水冷冷凝器进行冷凝

在制冷剂回收过程中,回收钢瓶中制冷剂压力和温度的急剧升高是制冷剂回收工作的难点,如何有效的避免压力的急剧升高是回收制冷剂的重要工作步骤。回收钢瓶压力大会导致制冷剂的回收量下降,因此,制冷剂回收装置应该安装高效的水冷冷凝器,把回收的制冷剂依次通过复合修理阀进入水冷冷凝器盘管,进入盘管的制冷剂温度迅速降低,压力也随之下降,冷凝的同时也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使制冷剂从气态冷凝为液态,保证制冷剂钢瓶回收的是液态制冷剂,避免了回收钢瓶压力急剧升高的问题。

3.安装干燥过滤器除去杂质与水分

在制冷装置维修过程,制冷剂系统有时会对外界开放,水气和灰尘很有可能进入制冷系统系统管路中,在压缩机工艺口连接维修阀门的焊接过程中,如果没有运用气体保护焊将有可能产生铜氧气膜,甚至是焊渣;在充注制冷剂或冷冻油过程中,冷冻油本身有许多固体杂质和水分,也会带到系统里面并腐蚀系统中的金属部分。

3优化后的制冷设备维修工艺管装置

3.1工作过程

优化后的制冷剂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刺破顶针阀安装在制冷剂回收装置与压缩机的工艺口之间,刺破顶针阀的安装可以有效减少制冷剂的泄露。其中高效水冷凝器安装在油分离器后,可以有效降低制冷剂进入钢瓶的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温度,干燥过滤器安装在复合修理阀和油分离器之间,可以对回收的制冷剂进行净化和干燥。尼龙软管应采用纯聚胺脂高透明高压管(配有组合铜接头),组合铜接头为公制带顶针高压专用组合铜接头,根据需要可自行选择高压管长度。组合铜接头与高压管的管子可随意组合,大接头直径1.9cm、壁厚耐用0.5cm。尼龙管与组合接头连接过程如下:用6mm的张头或十字螺丝刀把尼龙软管管口胀开,套入组合接头拧紧螺丝,可与匹配的组合铜接头进行连接。

图1制冷剂回收装置示意图

优化后的制冷剂回收装置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增加了制冷剂的净化作用,同时减少了制冷剂的泄露,以上功能集于一身,提升了制冷剂回收装置的可操作性,更加适合一线的制冷设备维修工操作和使用,在制冷维修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韩宝琦,李树林.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俞炳丰,彭伯彦.CFCs制冷剂的回收与再利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