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满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1
/ 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满伟

满伟

天津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天津市300384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公路项目的建设速度也再次持续加快,这对增强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现代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确保沥青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为经济发展和百姓的衣食住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公路的长期使用中,除了要受到过往车辆的重量外,外界环境还会对其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水文效应等。这就直接造成了沥青路面易开裂、车辙、坑槽等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十分重大的影响严重。非常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和对人们的生命事故。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1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未被完全破坏,路面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为减缓路面损坏,增长路面应用周期而对路面进行的养护和维修,也称公路养护。公路养护按养护规模分为四类:小养护、中养护、大养护和工程改造,按养护目的进行预防性养护、纠正性养护和应急养护。预防性养护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出现大范围增长趋势。大部分地区已形成路网的基本框架。到2015年底,中国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468.5万km,其中96%的公路进行了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是一种经济的养护方法,能够有效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而且投资也不是非常多。相关数据表明,有预防性维修和无预防性维修的路面,隧道或裂缝扩展的概率分别为1%和75%~80%。小孔不能填满3英尺至5英尺,这意味着有作用的预防性维护能够降低坑洞和裂缝的开展,这对于公路的路面的大范围维修和重建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2.1错过最佳养护时间

为了促使公路路面具有比较好的使用状态,就需要在最佳的时间内实施必要的养护工作。在公路路面寿命期限有限的阶段内开展养护工作,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状态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沥青开始氧化的阶段,其次是公路路面产生较小的坑槽与裂缝,最后是路面产生较大面积的裂缝,其中也存在结构性的问题,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状态较为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是从现状而言,多数公路都比较容易错过最佳的养护时间。

2.2未开展周期性养护

公路沥青路面防护性养护时,需要在全寿命周期中执行,通常执行超出六次防护性养护才能够产生显著的养护效果,从而使得公路能够保持较为良好的服务功能。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公路沥青路面防护性养护工作实施的时候,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公路都没有能够实施周期性养护,是通过以修代养实现的。

2.3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

现阶段的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是国家干线公路基础上构建的,无法在高等级道路中加以应用,虽然各个地区都在对新型高等级公路路面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但是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这一管理系统无法得到广泛应用,缺少完善的管理系统,容易造成养护标准性差等相关问题,对预防性工作的深入开展会造成一定阻碍。

3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特点

3.1防治结合的养护方式

防治结合的养护方式是预防性养护技术较为突出的重要特点,所有工作是为了防止路面出现病害而实践的,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时候,需要将预防和治理综合在一起。公路相关部门管理人员也要在已经构建的公路实施现场进行有效考察分析,更好地掌握公路整体情况,对公路可能会出现的病害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利用合理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公路养护,使得公路病害情况发生之前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养护,防止公路路面病害情况加重而对公路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这种在病害情况出现之前的养护措施能够充分发挥公路沥青路面的性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可靠的服务。

3.2养护人员综合素质高

预防性养护人员不仅需要对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也需要在公路病害出现之前对病害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处理,具有比较高的公路路面养护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更好地实施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促使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3.3检测技术科技含量高

预防性养护工作中包含对公路路面的检测和分析等内容,因此需要较高水平的检测技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能够为预防养护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数据。对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过程中提供水平比较高的机械化设备,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养护工作,有效满足公路运营和人们的出行要求。

4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4.1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是将乳化沥青、石屑、外渗剂、水、石灰、水泥、粉煤灰等通过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专业的稀浆封层车将其均匀的摊铺在路面,从而形成沥青分层,过程中无需加热冷拌冷铺,并且摊铺后无需碾压。稀浆封层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沥青路面松散、老化、裂缝等路面病害问题。

4.2薄层罩面技术

薄层罩面技术是在原路面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不超过1.5~2.0cm的热沥青混合料,这项技术可显著改善路面质量的恶化情况,并且提高沥青路面表面的平整程度,恢复其抗滑性,并且校正一些已经变形的路面轮廓。薄层罩面技术的铺设层面较薄,易于冷却,但相应的也没有较高密实度,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混合料设计、压路机选型和碾压工艺等。

4.3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主要是城市干线和高速公路等高等级路面,可通过专业摊铺设备进行一次性摊铺而完成,以材料主要为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水、添加剂和矿物填料等。该技术操作性较强,可根据路面损害程度选择摊铺的层数,但是问题就是噪音大、舒适度差,我国为改善这一现象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采用低噪音微表处技术的应用,将形成噪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当前,该技术在全国多个省份的高速公路养护中均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提高路面耐磨性、平整性、防滑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4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修补技术主要针对小裂缝的修复,而中、大型裂缝在损害程度上已经属于修正养护范畴的问题。在预防性养护中,裂缝修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实现了通过采用传统的沥青填缝到现在的专业灌缝胶修补的转变,并且在养护材料、设备和技术方面均取得了进展,该技术的改进使路面裂缝发生的频率有效降低,并且可以经受强降雨的冲刷,同时有效的提高路面的质量,降低交通环境对它的影响,有着非常广阔应用前景。

4.5碎石封层技术

碎石封层技术与其他养护技术比操作更为简单,建设速度更快,主要操作是在路面铺筑碎石骨料、乳化沥青、改性沥青,通过将其机械碾碎形成磨耗层对路面进行一个保护,防止对路面的磨损。从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碎石封层技术可用于我国大部分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及相关改建工程。

5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路面的养护而言,需要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对路面中出现的各种养护问题进行处理。采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能有效的提高路面的养护质量,保证养护工作的效率。上文从稀浆封层技术、微表处技术、碎石封层技术、裂缝修补技术等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实践证明,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许多路面施工中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宝江.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居舍,2018(36):32.

[2]乔杰.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36):127-128.

[3]黄凯达.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6):87-89.

[4]杨元松.微表处预防养护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西部交通科技,2018(11):13-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