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体会

王秀兰侯中和康晓锦张静何芳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42例,分别使用超声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在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方面,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准确度显著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准确度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扫描;超声检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46-02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占位性病变,并不属于真正的肿瘤,成因还不够明确。FNH病变是由正常肝细胞、肝巨噬细胞以及胆管等组成,同附近组织的界线非常清楚,同时肿瘤当中存在纤维瘢痕组织,隔内存在静脉、动脉以及增生胆管,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1]。临床诊断主要使用超声、MRI以及CT等影像技术。我院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过程当中,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0.1±1.2岁。右上腹胀痛患者23例,无明显症状患者19例,所有患者均为健康体检过程当中B超检测发现。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定3.0~5.0MHz,患者空腹10h之后常规扫描肝脏,观察病灶位置的形态、大小、回声程度以及数量,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病灶血液状态以及血流频谱状况,记录血流频谱阻力指数以及最大流速[2]。多层螺旋CT扫描方面,先进行平扫之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PhilipsBrilliance256层高端CT(iCT)扫描机或东芝16排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200mAs,层厚为5mm,重建层厚为1.0mm,间隔1.0mm。全干进行扫描。增强时对比剂为非离子型碘剂100ml,通过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注射速率为3.5ml/s,行两期扫描,动脉期延迟25秒,静脉期延迟60秒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传至VitreaⅡ工作站根据需要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记录病灶位置的形态、大小、回声程度、数量以及密度[4]。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方面,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准确度显著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FNH是临床上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影像学表现同肝腺瘤、原发性肝癌以及血管瘤类似,缺乏绝对的特征性表现。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存在腹部肿块症状,甚至因为肿块较大而破裂出血[5]。CT平扫过程当中的病变表现是类圆形或者是椭圆形,少数会呈分叶状,通常无包膜,病灶较大的情况下瘢痕密度较低。

FNH的临床诊断难度不高。超声成像对直径<3mm的动脉腔以及血管的分辨率比较低,同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依赖检测人员的经验。MRI是FNH诊断的较好方法,特异度以及灵敏度都比较高,对FNH瘢痕的显示更为敏感,中央瘢痕存在典型高信号,这是因为其中含有慢血流血管、水肿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瘢痕区当中的血管成分纤维化水平不一,只有30%左右的患者存在MRI的典型表现。不过MRI检测的设备昂贵,因此检查成本较高,患者的经济负担重,因此在基层医院无法普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层螺旋CT尤其是16排螺旋CT逐渐在基层医院得到普及应用,使用注射对比剂能够进行多时相的增强扫描,空间分辨率高并且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稳定,扫描的数据基本能够达到各向同性,可以说是FNH诊断的重要方法。平扫之后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并且使用工作站完成标准软组织的重建,能够任意角度以及方向观察病灶情况以及毗邻关系,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三维血管成像从而重组MPR以及容积再现VR图像,清晰显示病灶当中的供血动脉、周边血管以及引流静脉,全面显示患者病灶供血特点。通过鉴别诊断其他的病变,可以进一步改进诊断符合率,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同B超以及MRI对比而言,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该病诊断当中的应用更加具有普及性,同时性价较为理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少数不典型病例,患者应当进行肝脏的穿刺活检,如果HBV以及AFP阳性,需要进行细胞学检查从而提高诊断质量。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准确度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成香,刘玉斌,罗渝昆.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影像特征[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8(1):34-35.

[2]林川I,耿利,陈汉等.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8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4,26(9):567-569.

[3]尚建敏,夏进东,赵年.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4,23(12):1335-1338.

[4]黄幽鑫,徐坚民,孙黎明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14(2):159-161.

[5]纪元,朱雄增,谭云山等.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5,29(5):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