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

唐少军刘智全

唐少军刘智全

江西省龙南县中医院3417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髓内钉固定术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100例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和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对于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达到了92%,而对照组患者手术的优良率仅有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手术的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相比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缩短恢复时间,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髓内钉固定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胫骨下端骨折

临床上胫骨的骨折往往多发生在下肢部位,由于发病部位在下部,导致了解剖的部位靠下,附近的大血管比较少,使局部的供血量比较差,这就给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1]。当前对于该骨折的治疗主要采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髓内钉内固定术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2]。为了更好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100例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和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0例。治疗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为47.5~71.4岁,平均为(57.5)岁;有20例为横形性胫骨下段骨折,24例为斜形性胫骨下段骨折,6例为粉碎性胫骨下段骨折。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48.2~70.8岁,平均为(58.3)岁;有21例为横形性胫骨下段骨折,25例为斜形性胫骨下段骨折,4例为粉碎性胫骨下段骨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类型等其他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该手术的方法为:根据手术前对患者的检查确定相应的交锁髓内钉。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麻醉,然后在髌骨下到胫骨的结节的上缘处做一个纵形的切口,在胫骨结节的上缘1厘米处采用不扩髓的方法将髓内钉穿刺进入,当髓内钉穿刺成功后,采用C型壁透视机对髓内钉的固定位置以及骨折部位的复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患者的骨折部位复位正确以及髓内钉固定正确后,依照由远到近的顺利将髓内钉的锁定针进行安放,然后将切口进行缝合。

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主要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该手术的主要方法为:根据手术前对患者的检查确定相应的加压钢板。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麻醉,然后在髌骨下到胫骨的结节的上缘处做一个纵形的切口,将选定的加压钢板安置于胫骨前外侧,选用拉力螺钉以及钢丝对钢板进行固定,最后将切口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

1.4疗效评定标准

优:通过手术后,患者的骨折部位复位的评分在大于90分;良:通过手术后,患者的骨折部位复位的评分在80到89分之间;一般:通过手术后,患者的骨折部位复位的评分在70到79分之间;差:通过手术后,患者骨折部位复位的评分低于70分。优良率=(优人数+良人数)/总人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效果对比

经过手术后,治疗组患者优的人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优良率达到了92%,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仅有80%,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当前,在临床上对于胫骨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为髓内钉内固定术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两种[3]。虽然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骨折部位的强度和承受力等,但是使用加压钢板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加压钢板比较厚,但是胫骨下段的如组织所有具有的包容力是有限度的;其次加压钢板的固定原理主要为钢板和骨面加压后产生摩擦力,从而对于骨膜会产生不断的压迫力,导致破坏断端血运,对于手术的临床疗效产生不良的影响[4]。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能够达到将骨折部位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因此在手术中对于机体骨折端的软组织的损伤比较小,大大减少了手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骨不连现象的发生,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也比较低,往往被认为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5]。

本次试验中,对治疗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经过手术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为优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优良率达到了92%,而对照组只有8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中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提高康复的效率,有助于预后质量。综上所述,对于胫骨下段骨折的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相比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丽萍,范宏伟,何艳红.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3,10:944-945.

[2]田文,王富明,黄俭,陈璐瑶,杨芳.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31:53-56.

[3]张锦锋,刘国东,叶登花,杨道能,李志亮,冯勇泉,高伟东.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2,05:574-577.

[4]何少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0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9:64-65+77.

[5]徐毅.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