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建水县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李慎坚

李慎坚(建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建水654300)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0-0263-02

【摘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maintaintreatment,MMT)门诊项目是国家根据当前禁毒防艾的工作要求提出并逐步推进的针对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一种替代治疗模式。建水县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设立两年来,入组治疗人数较少,通过采用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合作机制等方法,门诊维持治疗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本文通过介绍建水县美沙酮门诊的管理方法,为其他地区美沙酮门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体制体会

1基本情况

建水县地处云南省红河州南部,国土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1万,辖14个乡(镇),141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委会。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5.9%,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累计在册吸毒人数1200人。其中,HIV感染者671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达55.9%。现有吸毒人员451人。其中,有282人采用静脉注射,占吸毒人群的62.5%。为了减少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导致的艾滋病传播,萎缩毒品市场,恢复吸毒人群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建水县于2006年9月20日开设了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但门诊开设近两年来,在治病人人数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治病人数60人左右)。维持治疗工作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进一步明确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指标,健全和完善部门沟通合作机制;积极探索良好的病人管理办法等有效方法后,经过几个月的运作,建水县社区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一种适合建水县情的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模式已基本形成。

2主要做法

2.1县政府高度重视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县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为工作组成员。工作组设办公室在卫生局,负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协调、指导工作;二是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通报工作进展,积极协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针对我县维持治疗门诊在治病人人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局面,工作组于2008年10月20日召开了一次“建水县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社区戒毒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协调会”,工作组成员及社区领导、美沙酮门诊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分管副县长分别与卫生局、公安局、社区有关领导签定了社区戒毒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目标责任书,对禁毒大队、戒毒所、各派出所及社区等单位部门要转介的病人数作了明确规定,年底,工作组对各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底先进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部门联络合作机制。公安局、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有关单位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定期协商沟通制度,共同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保证卫生、公安、社区等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互通信息,禁毒大队、戒毒所、派出所及各社区指定了至少一名工作人员作为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信息联络员,负责辖区范围内吸毒人群美沙酮服药督导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每个月,由工作组办公室牵头召开一次信息联络员及卫生、公安等有关领导参加的工作分析会。会上,由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通报工作进展及病人服药依从性等有关情况;由各信息联络员介绍吸毒人群海洛因偷吸情况等相关信息。为净化美沙酮维持治疗环境,对做了大量工作不愿到美沙酮门诊服药的吸毒人群及海洛因偷吸严重的门诊治疗病人,由门诊工作人员及信息联络员提出相关信息,公安部门给予严厉打击。

2.3采用多种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为使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深入持续开展,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对广大人群,特别是吸毒人群及其家属开展海洛因成瘾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知识培训。一是积极组织全县公安干警及社区干部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提高干警和社区干部的认识水平,为美沙酮深入开展打下基础。二是在6.26、12.1等各种疾病宣传日和节假日多次深入到各社区,特别是吸毒人群较为集中的社区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群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认识,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吸毒人群这一弱势群体和大力支持美沙维持治疗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认真开展门诊病人入组前教育。美沙酮门诊工作人员及公安、社区信息联络员共同对新入组病人开展宣传培训,组织学习《戒毒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海洛因成瘾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知识的学习,要求病人要服从门诊医生的管理,坚持到门诊服药,严禁以美沙酮门诊为“保护伞”偷吸毒品和开展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开展门诊病人小组活动。根据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情况及入组时间长短,将病人分成几个层次,每月由门诊工作人员分别组织各层次病人开展小组活动。借助活动的开展,增加医生对病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五是召开病人家属家庭联谊会。根据病人服药依从性将其家属分层,每月分别组织家属开展联谊会,通报患者服药情况,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家属认识,由家属监督病人按时到门诊服药。

2.4建立转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公安干警、社区干部及其外展工作人员的积极能动性,不断增加门诊病人入组数。公安干警及社区干部转介病人到美沙酮接受治疗,在治疗期满1个月和1年时,分别对转介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加强了美沙酮门诊外展人员的管理工作,要求外展人员一定要保持操守,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每个月的病人转介任务。为进一步调动外展工作人员的积极能动性,对超额完成转介任务的外展人员,也同样给予表扬和经济奖励。

2.5积极探索良好的病人管理方法。

2.5.1门诊将在治病人分成三组,分别由固定的门诊医生负责进行管理。针对病人对美沙酮个体差异较大的现象,进一步建立和加强了病人个体化管理制度。要求门诊医生要加强与病人沟通,要注意观察病人服药后身体情况及思想情绪的变化,重点做好美沙酮维持治疗与戒断症状之间的剂量监测工作,把握好最佳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对于普遍反映的消化系统(如便秘、食欲下降)和神经系统(如嗜睡)的不良反应,主管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帮助患者快速度过不适,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

2.5.2建立和推进服药卡管理制度,美沙酮门诊对每个病人发放一张服药卡,要求病人随身携带,每天服药后,由门诊医生在服药卡上签字。公安干警和病人家属可通过检查服药卡及时掌握患者的服药情况。服药卡制度的推行对美沙酮门诊医生、公安干警及患者家属共同管理病人提供了方便。

2.5.3建立患者服药积分激励机制。对患者坚持服药治疗情况给予量化分,并根据积分累计情况给予患者免费服用美沙酮的奖励。积分激励机制的建立,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大部分患者服药逐步走向规律化。

2.5.4积极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拓展点建设工作,为边远地区的吸毒人员提供方便、可及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我县吸毒人群相对集中的地区(杨家庄、红庙、西湖村及东林社区等)共有在册吸毒人群100人,隐密的“潜水艇”数量较多。该地区距离美沙酮药物治疗门诊路程较远(均在5公里以上),社区药物治疗门诊已不能完全覆盖该地区的吸毒人群。为减轻吸毒人群交通费负担,为其提供方便、可及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服务,于2009年3月在临安镇沙坝村开设了一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拓展服药点。目前拓展点平均每天服药人数达35人。

2.6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中心等有关工作平台之间积极开展转介服务工作。

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医生认真建立病人管理档案,按时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开展随访、CD4检测等艾滋病管理工作,对CD4检测结果低于350个/μl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病人及时转介到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中心同时接受抗病毒治疗,美沙酮门诊和抗病毒治疗中心的医生共同商定治疗方案;对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生活贫困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病人,美沙酮门诊医生积极协调民政部门给以关怀救助;抗病毒治疗中心同时也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吸毒人群转介到美沙酮门诊进行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

3成效

3.1通过各种宣传培训工作的开展,广大人群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起初大家不认识美沙酮,甚至反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认为是小毒代大毒到后来广大群众认识美沙酮,支持美沙酮维持治疗这么一个认识过程,目前,全社会关心、关注吸毒人群这一弱势群体及大力支持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

3.2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得到深入发展。到2008年12月底,累计入组病人260人,维持治疗人数达154人,在治人数达166人,维持治疗率达87.7%。

3.3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四大功能得到明显体现。毒品市场得到一定萎缩,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传播艾滋病现象得到一定控制,病人恢复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

4几点思考

4.1各部门团结协作的局面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公安部门与卫生部门在政策和工作任务要求上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体现在公安有大量吸毒人群收戒任务,卫生有入组治疗人数指标,建议政府有机协调处理好两个部门的任务指标。

4.2由于相当一部分海洛因成瘾者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美沙酮门诊设在县城内,病人每天到门诊服药要承当的村到乡和乡到县城往返的交通费用太高,导致病人不愿意入组治疗。建议将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职能扩展到乡镇卫生院,加强卫生院医生美沙酮维持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认证,加强药房美沙酮规范化管理,简化美沙酮治疗服务程序,在县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办理入组手续后,由卫生院医生以治疗一般常见疾病模式提供美沙酮服务。

4.3已经暴露和显现出来的目标人群已基本得到了干预。目前工作难度较大的是“潜水艇”,他们较为隐密,害怕公开自己的行为和身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这一部分人群上,要积极利用外展工作人员对他们开展相关宣传培训等行为干预工作,尽早将其纳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

4.4门诊维持病人中,相当一部分人员同时在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由于抗病毒药物和美沙酮药物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为了保证抗病毒治疗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需要加大两种药物的服用剂量,而病人一旦发生抗病毒药物漏服或偷吸现象,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造成死亡,为发生医患纠纷埋下巨大隐患。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病人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也要求美沙酮门诊和抗病毒治疗中心的医生要加强沟通,要注意询问、观察病人抗病毒药与美沙酮的服用情况,避免药物剂量过大危及生命。

4.5美沙酮维持治疗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仅靠单一的服药治疗是不行的,只有开展综合性工作,如心理支持、社区关怀与支持、行为干预、抗机会性感染、抗病毒治疗、培训教育等,才能达到较好效果,所以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综合性干预工作的探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