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中西结合治疗偏头痛50例临床观察

成键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直中医医院)412000

【摘要】目的:分析5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前来我科就诊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0例偏头痛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前来我科就诊但接受西医治疗的50例偏头痛病患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用药后获得了比对照组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偏头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复发,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偏头痛;中西结合;复发率

偏头痛属当前临床常见病,以反复头痛为主要症状,患者受此疾病困扰,生活治疗下降严重。西医治疗偏头痛多是针对症状予以治疗,获得的远期疗效并不满意,我国中医参与此症的治疗近年来凸显了很大优势,与西药配合,有本标兼顾的效果,获得了广泛认可[1]。本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前来我科就诊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0例偏头痛病患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前来我科就诊但职介所西医治疗的50例偏头痛病患做为对照组。入组标准:①患者符合偏头痛相关的诊断表现。②患者有一定治疗依从性及耐受能力。③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未合并恶性肿瘤。④患者无语言、精神方面障碍,知晓此次研究内容,同意参与。研究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是(35.3±5.7)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病程是(5.2±2.1)年。对照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是(37.3±5.9)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是(4.9±1.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细致检查入组,掌握其症状表现,了解发病时情况,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证实诊断,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西医用药治疗,治疗方法:谷维素,口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是20mg,每天用药3次;氟桂利嗪,口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是10mg,每天用药1次;尼莫地平,口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是20mg每天用药3次;一旦患者有急性症状,增加尼美舒利,口服用药,每次用药剂量0.1g,每天用药2次。

研究组除西医用药治疗,加用中医中药治疗,选用我科自拟方,基础方组:当归20g、防风20g;荆芥15g、乌梢蛇15g、川芎15g;细茶末10g、黄柏10g、苍术10g、花椒10g、白蒺藜10g、僵蚕10g、丹皮10g、甘炙草10g、连翘10g、红花10g、赤芍10g、苦参10g、白芷10g、黄芩10g、羌活10g、桃仁10g、大黄8g、薄荷8g、栀子8g、菊花8g、全蝎5g、细辛3g。辩证加减:患者面色苍白且存在精神倦怠表现,加用酸枣仁15g、生姜10g、夜交藤10g、吴茱萸10g、党参10g;患者存在肝火旺盛、舌苔厚腻状况,加用荷叶15g、生石膏10g、葛根10g、柴胡5g;患者头痛症状严重有头胀、失眠表现,加用姜黄10g、附子10g、元胡10g、麻黄10g、钩藤10g、芍药10g、藁本10g、蔓荆8g、天麻8g、乳香5g、白附子5g。用法:以上药物配伍后加水煎煮,嘱咐患者每天用药1剂。

所有患者均接受为其30d的用药治疗,用药期间加强对其病情变化的观察,积极处理不适反应。嘱咐患者按时、按剂量用药,在日常养成良好的卫生、作息习惯。

1.3观察指标

在用药后,观察两组患者偏头痛相关病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用药结束后进行1年随访,掌握并记录两组复发情况。

1.4疗效判定

综合病情改善程度与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在用药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消失,随访过程未见复发,视作治愈;在用药后患者偏头痛有很大程度好转,随访过程复发1~2次,或复发次数减少明显,视作显效;在用药后患者偏头痛有所好转,随访过程复发超过3次,每次发作症状持续时间减少,视作有效;在用药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未见变化,随访过程症状反复,视作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获得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实施综合处理,使用`x±s代表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研究组在用药后获得了比对照组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代表研究组临床效果更佳,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3讨论

偏头痛在神经内科属常见疾病,也是临床多发的慢性疾病类型,有较高的患病率和复杂的发病机制,既往以中青年患病率最高,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偏头痛发生后,以持续性、在临床治疗偏头痛方面,由于还没有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做到完全明显,固西医临床多采取对症治疗的手段,帮助患者控制症状[2]。需要注意,西医治疗过程中用药常常面临一定局限,无法长时间应用,以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固获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复发率较高。我国传统中医诊治偏头痛有悠久的岁月,积累了独到的见解和风险的经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西医与中医相互配合治疗偏头痛,获得的效果更加满意[3]。

我国中医将偏头痛归为“头风”之范畴,认为其基本病机是因为患者有气滞血瘀状况,使得血脉凝滞进而造成气血运行受阻并引发此病,在疾病发生与进展过程与精神压力、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则主张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和血通络、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此次研究研究组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选用的中药方组中,细辛可明显止痛;桃仁能化瘀、活血;白芷及羌活可祛风、止痛、清热、疏络;天麻可通络、止痛、活血;荆芥、薄荷、防风能祛风、活血、清热、止痛[4];川芎有化瘀、祛风、活血之功效;红花不仅止痛效用良好且有显著的疏通静脉、活血效果;全蝎有通络、定痛、息风之用;炙甘草则可将诸药调和,兼顾和血、益气[5]。全方合理配伍辩证加减与西药配合,能起到标本兼治之功。

本文结果提示,研究组在用药后获得了比对照组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上述50例患者的研究结果证明,偏头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复发,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红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20(3):124,126.

[2]佟秀芳,刘祝贺.虫类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2,10(8):84.

[3]封理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80-81.

[4]张棠.顽固性偏头痛中医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30-3131.

[5]李永钦.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