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

许娟

江西省高安市立医院3308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应用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103例采取温箱内吸氧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6例;新生儿肺炎2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重度窒息8例,其他2例。均采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给予治疗,对温箱内采取消毒、调节温箱内温度和湿度、监测温箱内氧浓度及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温箱内吸氧及其他对症治疗,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患儿均获得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新生儿温箱内吸氧是一种较好的吸氧方法,通过细心、规范的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温箱内吸氧;护理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治疗新生儿缺氧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以往新生儿吸氧常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输氧法,但是此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临床应用中存在隐患[2]。2012年2月~2014年10月采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配合严格细致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用法及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103例采取温箱内吸氧的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6例;新生儿肺炎21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6例,重度窒息8例,其他2例。吸氧时间平均为5d。

1.2方法:吸氧所用的装置同普通鼻导管法,但是不用鼻导管,而是把吸氧管末端直接插入温箱上方的小孔内3~5cm,斜向患儿头部,与患儿头面部距离为25~35cm,然后将患儿放入温箱,先给予10L/min的氧流量3~5min,以使温箱内的氧浓度迅速达到40%,再将流量调至3~5L/min;当需要开启温箱门窗进行操作时,需将氧流量提高至6~8L/min,持续2min,操作完成后再恢复至3~5L/min。采用测氧仪检测温箱内氧浓度。关闭温箱门窗,在3~5L/min的氧流量下,氧浓度为26%~40%;开启单个小窗,氧浓度下降至25%~27%;开启4个小窗或温箱门时,氧浓度为23%~25%;关闭温箱门窗,提高氧流量至6~8L/min,持续2min,温箱内氧浓度即可恢复至26%~30%[3]。同时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的限值保持在85%~90%,足月儿在85%~95%较恰当。

2结果

经过温箱内吸氧及其他对症治疗,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患儿均获得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护理

3.1保温箱内患儿的护理

3.11入温箱前的准备: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生命体征等一般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等。护理人员应认真检查温箱的性能是否完好,清洁消毒,以确保安全使用。入温箱前,应先预热至34℃,然后根据婴儿的体重及出生日龄调节至适中温度。在湿化器水箱中应加入蒸馏水,将温箱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4]。

3.12入温箱后的护理:①患儿在温箱中宜穿单衣,以防止增加辐射散热;②根据体温调节箱温,应定时测量患儿体温和呼吸,并记录箱温。注意保持体温在36~37℃之间;③为保持箱内温度稳定,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尽量在箱内进行,尽量减少打开箱门的机会。当必须让患儿暂出温箱才能进行护理操作或检查时,应使用开放式温箱或加盖绒毯等方法予以保温,以避免患儿受凉;④保持温箱清洁。护理人员应用消毒液擦拭温箱内外,1次/d。每天更换湿化器水箱1次,以避免细菌的产生,每周应更换温箱1次,定期做细菌培养,若培养出致病菌应将温箱搬出病房彻底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患儿出温箱后,应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5]。

3.2患儿吸氧的护理:①吸氧管的插入深度:国产温箱一般没有箱内吸氧接口。进行箱内吸氧时,需将氧气管末端插入温箱上方的小孔内3~5cm,斜向患儿头部,距患儿头面部距离应在25cm以上。②应每天监测患儿温箱内的氧浓度,根据监测结果调节温箱内氧浓度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

[2]高海花.小儿吸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实用医学,2001,3(10):84.

[3]钟红香.新生儿温箱内输氧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6):57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