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虞晓燕

虞晓燕(广西钟山县妇幼保健院542699)

【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1]。目前,对宫颈癌进行早诊早治已经成为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手段;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可通过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来实现。当前细胞学(cytology)检查、阴道镜、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肉眼观察等宫颈癌筛查方法各有优劣,我们要充分了解各种筛查方法的特点,以便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44-02

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需经HPV反复感染达10年之久已得到公认,其主要危害对象为无法得到筛查的妇女。[2]全球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占28.8%[3],近年来全国各省均有关于宫颈癌筛查的报道,本文就当前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展开综述。

一、宫颈细胞学(cytology)检查

1.巴氏涂片

最早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为1945年Papanicolaou发明的巴氏(Pap)涂片,此方法主要是通过筛查异常细胞来实现宫颈癌诊断的,巴氏涂片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以来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4]。巴氏涂片作为一种基本的筛查方法具有易操作、痛苦小、费用低等优点,在大规模普查和筛查中应用较广泛,同时也适用于简陋的小医院。巴氏涂片的最大缺点为其假阴性涂片,有研究表明此项检查虽具有97%~100%的较高特异度,但其29%~56%(平均49%)的灵敏度[5]却处于较低水平。

2.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cytologictest,TCT)是一种改良细胞学制片检查技术,在1996年已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认证并批准使用。相关机构最新报道显示TCT的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6.4%和75.3%[6],在灵敏度与特异度上与巴氏涂片相比,明显减少假阴性率,更适合于宫颈癌筛查。TCT也有其不足之处,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且检查费用较高。目前临床使用设备有ThinPrep2000系统和AutoCytePREP系统。

3.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CCT)

CCT使读片程序计算机化,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工作量,且避免了人工检测的人为主观误差和工作疲劳所引起的;漏诊及误诊,更进一步降低了假阴性率。1998年美国FDA批准了CCT-PapNet和AutoPap用于传统巴氏涂片的检测。

总之,TCT和CCT虽然明显降低了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率,但是筛查费用相对较高,实际工作中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以便节省检查费用。

二、阴道镜(colposcopy)

阴道镜于1925年由德国的HansHmiselman首创用于临床筛选宫颈病变[7]。阴道镜优点在于可观察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病灶醋酸白上皮、边界大小、形态、血管以及碘反应,从而反映病灶的异常;指导异常病灶的活检,活检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诊断。在我国阴道镜常和肉眼观察法联合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三、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

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8-9],持续高危型HPV感染虽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然而反复感染HPV才会导致宫颈癌,HPV阳性并不表示宫颈癌已发生,但是HPV-DNA检测仍可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手段。

目前常用的HPV-DNA检测方法为基因扩增技术和2代杂交俘获试验(HC),其中基因扩增技术是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理想工具,而杂交捕获是临床使用最多、最成熟的一种HPV-DNA检测技术[10],其优点为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别、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对于CINⅡ以上的病变有95%以上的灵敏度且阴性预测值高达99.9%,其缺点为存在交叉反应并且价格昂贵,不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四、肉眼观察方法

目前我国常用的肉眼观察法有两种,用3%~5%的醋酸染色的肉眼观察方法称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sualinspec-tionwithaceticacid,VIA),用5%的Lugol碘液染色的肉眼观察方法称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sualinspec-tionwithLugol’siodine,VILI)。将醋酸或碘液直接涂于宫颈表面,观察宫颈上皮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病变。有研究表明VIA用于检测CINII以上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9%-70.9%和74.3%-92.2%[11],国外VILI检测宫颈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93.4%和85.1%-85.7%[12-13],我国VILI检测宫颈癌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和82%[14]。肉眼观察的优点在于其价格低廉;易于培训,基层医生经过简单培训均可胜任此项工作;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适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总之肉眼观察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可行性较大[15],在我国肉眼观察常和阴道镜检查联合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规模宫颈癌筛查。

综上所述,我国是个幅员广阔且人口众多的大国,但是我国又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应当采取不同的筛查方案[16]。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较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案应为:多种筛查技术并用,优势互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卫生条件选择最优的筛查方案,充分发挥各种筛查手段的优势,从而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采取最经济最有效的筛查手段来减轻宫颈癌对广大妇女健康的威胁。目前我国宫颈癌具体的筛查趋势为: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多重筛查;针对意义未明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者不典型鳞状细胞病变开展重筛;对老年妇女开展筛查。各种筛查方法中HPV检测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较之传统细胞学,其对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并没有很大的提高,所以HPV检测不是当前最值得推荐的筛查手段[17]。在细胞学检测中液基细胞学检测是一种便捷、高效的筛查方法[18],而针对传统镜检筛查容易漏诊的涂片,PapNet更为敏感[19],此方法可以作为假阴性涂片重筛的最好途径。AutoPap和PapNet都会提高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中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效率[20]。肉眼观察可以作为在经济贫困地区的主要筛查手段。

参考文献

[1]苏韵华,许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多种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9):529-530.

[2]柴微,冯丽华.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74-4675.

[3]章文华.宫颈癌筛查方法与我国宫颈癌筛查面临的新问题[J].中华肿瘤杂志,2008,30(12):881-884.

[4]包磊,杨惠英,蔡红光等.不同细胞学筛查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浙江医学,2008,30(8):857-859.

[5]李隆玉,乔志强,张敏芳等.多种检测方法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评估[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0):964-967.

[6]邢玉鉴.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84-85.

[7]何明珊,蒋晓莉.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2):3218-3220.

[8]王怡.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0,37(11):862-864.

[9]崔英,胥爱辉,蔡永娥等.人乳头瘤病毒(HPV)致宫颈癌的分子机制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143-145.

[10]邓兴书.宫颈癌的筛查方法[J].重庆医学,2011,40(24):2487-2488.

[11]李凌,李隆玉,乔志强等.肉眼观察(VIA、VlH)在中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癌症杂志,2008,23(6):599-601.

[12]赵竞,岳天孚,张丽琴等.肉眼观察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3):221-223.

[13]章文华,李淑敏.子宫颈癌筛查中肉眼观察法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2):158-159.

[14]李霓,马聪萍,孙立新等.碘染色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5-18.

[15]蒋静.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其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900-2902.

[16]魏丽惠.何为宫颈癌筛查的适宜方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2):83-84.

[17]费华丽,程易凡,程晓东等.五种检测方法在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筛查中的准确性评估[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5):309-312.

[18]李亚波,杨红英.宫颈病变早期筛查方法的新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9,18(6):577-580.

[19]于涛,王英红.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6):850-852.

[20]牛凤霞,李军,王淑霞等.宫颈癌早期筛查细胞学检查方法综合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15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