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

陈玲芝(通讯作者)陈庆华张新菊

陈玲芝(通讯作者)陈庆华张新菊

(温州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放射科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10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不同组织类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改变。结果与病理对照,脂肪瘤样脂肪肉瘤(LLS)1例,硬化性脂肪肉瘤(SLS)1例,黏液样脂肪肉瘤(MLS)1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1例,混合成分6例。CT影像上,LLS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有分隔,网状强化;MLS平扫表现为均匀的水样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网状、片状或岛状强化;DDLS表现为实性软组织肿块,明显强化,常伴有分化良好的脂肪瘤样组织。结论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CT表现有所不同,CT表现的差异取决于病变内不同组织学亚型的比例、分布及混合的方式,其中脂肪成分是诊断脂肪肉瘤的关键,本组中,腹膜后脂肪肉瘤多以混合形式存在,了解这些CT表现特点有助于脂肪肉瘤的术前诊断。

【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058-02

脂肪肉瘤是腹膜后最常见的肿瘤之一,CT扫描是诊断该肿瘤的主要方法。本文总结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脂肪肉瘤,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不同病理类型与影像学之间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至201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病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年龄56岁。临床主诉为腹部包块、腹胀、腹痛、体重减轻、偶有恶心、呕吐等。CT检查采用GE/HispeedCT或TOSHIBAAquilion16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10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00mg/ml,剂量1.5ml/kg体重,注射速率3ml/s。

2结果

2.1CT表现,LLS:1例CT表现为均一的脂肪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强化不明显,CT值-4Hu~-135Hu(图1)。SLS: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较其他软组织肉瘤强化成度轻。MLS1例:CT表现为近似或略高于液体密度的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模糊的斑片状略高密度区,增强扫描出现斑片状强化(图2)。DDLS1例:增强扫描,去分化成分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CT值可达70Hu~80Hu,密度高于肌肉,内有不规则坏死区。6例混合性成分肿瘤中3例瘤内脂肪密度组织、水样密度组织或(和)肌样密度组织界限分明(图3);3例瘤内还可见片糊状水样密度与脂肪密度混杂或条状肌密度与脂肪密度混杂。

图1不均匀脂肪密度改变,增强后网状、片状强化

图2平扫呈囊样改变,增强后环状、分格强化,周围不部分结构受侵犯

图3瘤内脂肪成分、肌样组织密度分界清晰,明显强化

2.2手术病理结果:本组病例中LLS1例,SLS1例,MLS1例,DDLS1例,混合成分6例。

2.3发病部位:6例位于肾前或腹盆腔交界部位,3例位于肾周,1例位于腹腔内。肿瘤大小:肿块直径3cm~20cm,平均为15cm。

3讨论

3.1病因、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脂肪肉瘤是后腹膜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关于其病因学的讨论一直未有明确结论。有关报道发现脂肪肉瘤易于在疤痕组织发生,而放疗可以诱发此病,并提出该肿瘤与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2]。

脂肪肉瘤起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由脂肪母细胞构成并向脂肪细胞分化而形成,所以脂肪肉瘤可发生于原先没有成熟脂肪组织存在的部位,尤其好发于深部的软组织,最常见于大腿和腹膜后,其次为胸壁、乳腺、纵隔及大网膜[1]。脂肪肉瘤很少由脂肪瘤恶变而来,而是一开始即为恶性。发生于腹膜后的脂肪肉瘤由于起病隐匿,就诊时往往已很大,肿块大时可占据大部分的腹、盆腔并推移肠曲,易于包绕大血管及腹盆腔脏器,沿各间隙侵袭性生长是特点,使得肿瘤切除较困难,这也是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脂肪肉瘤好发于肾周,本组4例位于肾周,男略多于女,腹膜后发病者无性别差异[3]。本组中位年龄56岁,男女比例6: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3.2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按照WHO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脂肪肉瘤病理上分5种亚型:Ⅰ型,分化良好型的脂肪肉瘤;Ⅱ型,粘液性脂肪肉瘤(MLS);Ⅲ型,多形性脂肪肉瘤(PLS);Ⅳ型,圆形细胞脂肪肉瘤(RCLS);Ⅴ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S),分化型脂肪肉瘤又分为LLS脂肪瘤样脂肪肉瘤,硬化性脂肪肉瘤SLS[2]。Ⅰ型、Ⅱ型属1级~2级低度恶性肿瘤,后三者属高度恶性肿瘤。不同组织学亚型的脂肪肉瘤其共同点在于瘤内发现不同分化阶段的脂肪母细胞,不同的组织学亚型其生物学行为不同,预后有很大差异,CT表现也各有特点。

分化型脂肪肉瘤占所有脂肪肉瘤的40%~45%。LLS:CT表现肿瘤内脂肪样组织超过75%,大部分呈脂肪密度影,边界清楚,瘤内可见云絮状、条纹状边缘模糊的稍高密度影,及粗细不一间隔。其CT图像上,分隔、不均质是其特点。SLS:CT不论平扫,还是增强扫描,密度均较均匀,呈均匀的肌密度,与肿瘤含大量的纤维胶原组织有关。病理取材局限时易误诊为纤维肉瘤。MLS:CT平扫为均匀的“囊性”肿块,CT值20-30HU,增强扫描内容物网状、片状、岛状强化,组织学上提示为间质毛细血管网,而非囊性病变。RCLS:不规则等或高密度软组织密度肿块,肿瘤内未见脂肪成分,本组未有该病例出现,组织学上瘤细胞由形状较一致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PLS:病理特点是多形性的梭形细胞圆形细胞以及数量不等的异形的脂肪母细胞。这一型最少,约占脂肪肉瘤的5%,好发于肢体深部,CT:表现为不均质无脂肪的实质性肿块。RCLS影及RLS像学上与其他类型的软组织肉瘤如平滑肌肉瘤或恶纤组难以区分。DDLS:去分化脂肪肉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特征为分化好的脂肪肉瘤与分化差的成分同时存在,分界清楚,前者多位于病灶表浅部位,后者多位于深部,表现为脂肪瘤样或(和)黏液样组织中,出现一明显分隔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CT值可达60Hu~80Hu左右,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可有坏死和囊性变。

3.3鉴别诊断:与腹膜后含脂肪病变鉴别,后腹膜成熟性囊性畸胎瘤,CT表现为囊性肿块,囊壁光,囊内可见脂肪密度和钙化,前者主要为油脂,后者代表了成熟的骨样组织或牙齿。囊厚壁,油脂和水样液体形成脂液平面,团块状的软组织密度影浮于囊中形成“浮球征”,其主要成分为毛发、皮屑等为特征性改变;肾周脂肪瘤样脂肪肉瘤与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后者为发生于肾脏的分化良好的良性肿瘤,特征性CT表现包括瘤内增粗血管,肾脏缺损、出血;腹膜后脂肪瘤与分化好的脂肪肉瘤较难鉴别,但脂肪瘤较少发生于腹膜后,另外多形性与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主要表现为无脂肪的不均质肿块,应与其他软组织恶性肿块区别如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参考文献

[1]张帆,张雪林,梁洁,等腹膜后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3):351-354

[2]Campanacvi,张湘生,张庆.骨与软组织肿瘤[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74.

[3]刘权,彭卫军,王坚,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1):1206-1209

[4]刘权,王玖华,彭卫军,等.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病理对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