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徐业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试论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徐业凯

徐业凯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常见的问题

1.1承台混凝土腐蚀问题

混凝土是道路与桥梁承台建设中最主要的原材料,因此其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承台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承台下面的水位变化情况难以预判等原因,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水面接触位置腐蚀变质的问题。承台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在建成之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腐蚀问题会更加严重。所以承台混凝土腐蚀问题其实为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时间长就会让整个交通系统瘫痪。

1.2桩身不稳现象

桩身在道路和桥梁施工中起基础性作用,因此其质量也会影响着后续的施工过程。目前桩身施工不稳定的现象十分严重,进而整个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都受到了影响。进一步分析桩身不稳定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是因为在打桩的过程中,桩身的顶部遇到了硬物,这个时候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移除硬物,而是选择了继续打桩,那么最后桩身就会受到破坏,最终影响到了整个桩身的稳定性。

1.3混凝土有裂缝

混凝土施工贯穿于整个道路和桥梁基础施工的全过程,因此其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也有很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道路和桥梁施工质量,混凝土裂缝问题是这些问题中十分关键的一个。再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在混凝土施工之后,需要进行养护,但是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后,却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养护工作,结果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面积流失,水泥的强度没有增长,反而降低了,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第二,四季的变化以及温度的高度变化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太低而结冰的话,混凝土内部会因为有水分而发生膨胀,这个时候内部的水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道路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路基的施工

第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之前,要进行实地的测量和勘探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当然如果施工场地附近有古文物和古建筑,就需要工作人员做好保护工作。第二,在对路基进行填埋时,路基土的选择要慎重,千万不能选取那些已经腐烂的土,或者是受到了污染的土,或者是生活垃圾,这些材料不仅会破坏环境也会降低路基的承载能力。第三,道路的排水系统一直是影响交通和居民出行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路基施工的时候,基地两侧的排水渠角度要不小于70℃,保证即使在雨水充沛的季节,路基里的积水也能够顺利排出。在最后的收尾工作———压实路基工作中,一定按照技术要求,逐层进行,保证路基的强度和均匀性。

2.2预应力技术

道路桥梁施工的预应力技术可以较好地提升工程结构的强度,满足道路桥梁构件的设计要求,减少混凝土的徐变性,通过压应力抵消拉应力,要在选取适宜的钢绞线、准确分析预应力影响的前提下,在桥梁弯矩加工和多跨连续市政桥梁施工中进行合理的应用。其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应用于桥梁弯矩加工之中,避免弯曲构件内部应力的累积超出限值,同时要注意加固结构与本身相应的初始内应力,明晰受弯构件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值。在多跨桥梁施工中的预应力技术应用也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技术,考虑到多跨连续桥梁结构存在弯矩和负弯矩,可以采用碳纤维材料的钢筋进行连接操作,加固桥梁的负弯矩和正弯矩,避免桥梁出现裂缝问题,增强桥梁的抗弯性能。

2.3路面的施工

2.3.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在这种路面施工中,主要采用水泥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因此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就是要对各种材料之间的配置比做好控制,把握好每一种材料的质量,将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其次,要准确地测量出材料的含水量,使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够符合施工的规定。最后,就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外加剂质量,进行缩小误差,最好是能够确保误差小于2%。

2.3.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相较于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在我国的道路施工中更为常见,使用也更为广泛。这一路面的施工材料主要是以沥青为主,再加之以其他的辅助材料。这一混合型材料的优点是铺出的路面更加平整,且耐磨性也更强。由于我国当前的道路施工中主要运用这一路面,所以对于其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的配比以及材料的拌和需要严格把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按照级配标准对材料进行配置,对于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等的质量和用量问题,要严格控制。在拌和的时候也要控制好温度,一旦在拌和的时候出现了不利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处理。施工的时候,需要观察材料中的石灰是否完全溶解了,因为一旦有没有溶解的石灰,那么最后的路面就会不平。

3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明挖基础施工

桥梁基础施工主要由深基础和浅基础两种形式构成。而在进行浅基础施工时,主要采用明挖的施工方式。为了让整个基础的承载能力更加强,一般会采取分层挖掘的方式,一层一层的扩展。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人工挖掘或者是机械挖掘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施工情况,进行合理地选择。

3.2深井基础施工

正如名称中展示的那样,深井基础施工指的就是形状如井,在“井”的周围进行不断挖掘的施工过程。当前在桥梁基础施工中,深井施工的应用较为广泛。这一方式,所运用的原理主要是重力的下沉,但是在施工中也存在着困难,那就是在下沉的时候井壁上有一定的摩擦力会影响下沉,需要克服这一作用力才能够保证下沉时稳定,最终到达预定的位置。

3.2.1浮式沉井与地下沉井施工

浮式沉井一般会在施工遇到困难,一般这个困难指的是人工筑岛时使用,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把沉井铸造成空心的结构,使其能够在水中自由漂浮,然后经过计算将沉井拖到想要下沉的墩位上。这个时候便可以在空心结构中注水,或者是注入混凝土,让其慢慢的下沉到水底。当然,一旦遇到了底层结构硬度较大,或者是水流比较大的地质时,就需要用钢板围堰的方式了。

3.2.2压气沉箱法施工

近几年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压气沉箱法已经发展成为最受欢迎以及最受好评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应对地下水涌出的情况,确保无水的状态下施工。其工作原理是在沉箱工作室中安装摄像头,对挖掘施工进行远程的指挥。摄像机通过拍摄箱内的土质情况,并将数据传回,接受指令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种方式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的效率很高,安全性也有保障。

结束语

在平时的出行中,道路与桥梁是最为常见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这就决定了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质量一定要过关。一但质量出现了问题,就会给交通带来不便,甚至会出现事故,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整个道路与桥梁建设中,务必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保证好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建文.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5):159-160+227.

[2]缪迎霞.公路工程中道路桥梁的桩基施工检测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46):252.

[3]赵忠华.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