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分析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结合实例分析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

张宇峰

张宇峰

浙江绍兴白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笔者将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深入研究并讨论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主体的钢筋、脚手架搭设、模板、混凝土等技术。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模板;转换层;钢筋工程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工程占地面积2300m2,总建筑面积18260m2,地上18层。其中,1-3层为商铺,4层为转换层,5-11层为商品住宅,12-18为跃式住宅。本工程基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电梯井部分设置剪力墙,屋盖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

二、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1施工面积较大

本工程平面尺寸为T形结构,总建筑面积18260m2。结构实体工程量较大,总用钢筋量约750t,混凝土用量约3200m3。

2设计复杂

本工程整体设计复杂,平面为几何组合体,空间个体互相开放。楼梯口、电梯井数量较多。层高不一,错层较多。立面造型多变,装饰线条较多,18层跃式住宅,屋面为坡屋顶。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多,梁柱节点形式复杂多样。

3施工工期较紧

本工程结构工程工期约七个月,装饰工程工期约五个月,工期较紧迫。

三、主要施工技术分析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本工程钢筋用量约650t,规格较多,直径较大,各种节点部位的钢筋较密集,导致钢筋安装、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易发生移位、节点部位混凝土的浇筑等问题成为施工难点。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为对象,首先以计算机绘图放样,紧接着在现场依据1:1比例制作模拟样板,将所有钢筋的交叉形式与详细位置确定下来,从而为现场施工作指导。

(2)加大力度实施样板引路制。在全方位进行施工之前,每个劳务队伍应在现场各个实体部位制作样板,通过验收合格之后应加大力度依据样板标准实施。

(3)安设墙体水平梯格筋、柱筋定位箍筋框、竖向梯格筋对钢筋位移进行管控,同时采用实体放样的手段对定位筋与圆柱的箍筋制作定型加工模具,获得较大成效。

(4)该工程每一层的高度均不相同,比方说:12-18层层高3m,11层层高3.5m,4-10层层高3.1m,2-3层层高4.2m,底层层高5.5m。依照层高在每层施工之前要将墙柱直螺纹接头甩头位置求算出来,严守甩头位置在现场开展施工与钢筋下料工作,从而有效保证接头百分百通过。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混凝土模板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应达到混凝土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对墙、柱、梁、板模板的选型及细部节点优化进行了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墙体模板选用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新多层胶合模板,结合本工程层高分布特点,根据不同层高分别进行组拼接。

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新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采用门式架支撑体系。支撑体系横向成排,纵向成队,上下层对应,并保证连续三层支设。后浇带处顶板模板单独支撑,拆模板时后浇带模板不拆,以防止后浇带处混凝土构件形成悬挑构件,产生裂缝。梁柱节点是模板工程控制重点,施工中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了控制。如梁柱节点,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距柱侧入梁500mm处加快易收口网封档,用直径为20mm的钢筋沿梁竖向@200加固;

(2)高支模板支撑架体系施工

本工程有首层高5.5m,如何保证支撑架体系的安全稳定是施工控制重点。高支顶板模板采用支撑体系均采用碗扣架,采用品茗施工系列软件(安全计算部分)进行安全计算,所用钢管、木方等相关材料的计算参数经过现场实测实量取值。支撑高度5.5m处的碗扣架每隔4排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与立杆连接,同时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顶板模板安装施工前,需签字审批后审核后严格执行,顶板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技术、生产、安全等各部门对支撑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本工程4层为结构转换层,混凝土用量较大;钢筋穿插复杂,排布密实;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以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性,这使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各种施工荷载较大且为空间荷载,混凝土自重和其它荷载都较大,最大净跨梁自重达27.5t,一般的支撑系统很难保证本工程施工的安全。

(1)钢筋工程

由于转换梁负筋锚入柱及墙中的长度较长,超过梁高。先施工柱与核心筒墙时,用临时钢管支架将负筋挑起作为临时固定锚入柱中,临时钢管支架一定要按要求搭设牢固,保证梁负筋定位准确。对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8mm的钢筋,采用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则采用闪光对焊接头。钢筋接头均须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绑扎。接头位置对底筋设在距支座1/4跨范围内,梁面钢筋则在距跨中1/3范围内。

(2)模板工程

1)模板采用20mm厚夹板,100×100mm木方。门式组合脚手架及φ48可调支撑杆加固;

2)梁柱节点,由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距柱侧入梁500mm处加快易收口网封档,用直径为20mm的钢筋沿梁竖向@200加固;

3)由于转换梁自重较大,应待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底模与支撑;

4)对拉螺栓的设置:

梁高800mm、1000-1300mm、1400mm的沿梁高分别设2道、3道、4道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对拉螺栓加固;

(3)混凝土工程

1)要事先试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严守配合比下料,同时要严控外掺剂用量以便随时对坍落度进行检测,若出现变化,则需及时加以调节。

2)重视浇筑流程:顺着建筑物生长方向应后退浇筑,首先要对柱头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其次要对梁板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防止梁板低等级混凝土混到柱内给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3)本工程选取商品混凝土泵送运输的方式,配备混凝土施工设备,以有效确保其可以正常地运作下去。

4)要认真浇筑大截面梁,分层进行浇灌,每一层厚度大概为0.5m,振捣紧密,连续流水施工,顺着梁高不设置施工缝。

5)要依据所处地区现有天气情况要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施工工作结束后的三个小时应安排专人进行洒水养护,一天后则应当松动梁侧模板与支撑,从而有效保证侧向养护成效,并尽量使混凝土表面湿润时间长于一星期。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本工程第4层为结构转换层,转换梁最大截面为8400mm×600mm,高度为1400mm,因为此层施工在6月进行,温度较高,为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配合比设计,优选原材料,掺加高效减水剂,控制混凝土水泥单方用量在250kg/m3左右,不掺任何微膨胀剂。

(2)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严格控制在30℃以下,降低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的速度。

(3)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板和大梁分开浇筑,均采用斜面分层法,墙体和框架柱采用

整体分层法,严格控制分层厚度。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水平构件覆盖塑料布,竖向构件外挂麻袋片,外包塑料布,浇水次数以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为准。

(5)混凝土构件中设置测温监测点,采用电子测温仪定时监测各测温点温度,为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有关数据提供依据。

5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技术

该工程抗震构造错用6度设防烈度,内隔墙选用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因此我们要每隔4m顺着墙长在丁字交叉、墙端、十字交叉处、拐角处都安设构造柱;每隔2m顺着墙高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将抱框设置在门窗洞口两侧;每隔0.4m顺着墙高安设通长拉结筋。此外,抱框、拉结筋、构造柱、现浇带中钢筋都要和混凝土结构实施生根处理。当然也要事先预留墙上洞口,严格禁止事后剔凿。

四、总结

当前复杂结构工程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工程中,为施工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挑战。依靠前文提到的综合施工技术,该工程已处理了大量施工难题,有效确保了结构工程质量,望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能为类似工程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