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管理亟待创新

/ 2

学校体育管理亟待创新

湖南省临湘市第五中学喻红旗姚常军喻竞方政

【摘要】:各级体育管理部门要很好的行使自己的职能,改善现行的体育管理现状,强调“三全”管理新概念,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从而,为祖国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健康体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管理创新体育

当今,我国的教育正经历着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对教育体制的结构和各级学校的作用,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时俱进,提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高等学校发展更加迅速。

然而现今国内的许多城乡中小学的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落后,导致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的身体素质一年不如一年,有许多大学生因身体不适应学业而弃学,有的高考生因后天造成视力不好不能选择自己深爱的专业而痛心疾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身体不好,身心不健康呢?

首先,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认为体育课无非是使学生蹦一下、跳一下、运动一下的休闲课,只要学生的文化成绩好了,学生就可能考上大学,学校领导光荣,老师光荣,学生家长也高兴。于是,相当多的文化生在老师、家长的联合监督下,从一清早攻读到深夜,天天用文字功夫,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文化成绩,有的是到了不择手段和登峰造极的程度,致使一部分教师不仅不过问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而且可以任意用文化课挤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断增加各类作业,加重学生负担,把升学率作为提高学校声誉的顶梁柱,作为学校生源的法宝。

其次,少数体育教师不爱岗敬业,自觉不自觉的放松了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他们受学校领导、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体育的影响,放松了体育教学和体育管理,“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是国内的大多数城乡中小学校内的体育教育的真实写照,说的是体育教师拿着一个口哨,带着两个球,把学生集一个合,然后把球一发,就让学生自由活动,想活动的学生当然乐不可支,冲自己的兴趣就玩耍去了;而不想活动的,就回到教室,或复习功课,或聊天说话;更有甚者,走出校门,进网吧、录像厅、游戏厅大胆“畅游”,而有的体育教师们,却在操场边看的看,有的抽烟说话,有的甚至回到办公室喝茶、看报,只等下课后去收球,这岂不是学生老师都自由吗?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真是一种摧残!

第一,就那些爱活动的学生说,他们玩了他们所爱好的项目,可体育教师们没有为学生们安排合理的准备活动和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学生中就有可能一不小心而酿成一些不必要的运动损伤。这不就痛了学生,苦了体育教师吗?

第二,对那些不活动的学生而言,体育课是使学生身心得到正常锻炼,且增强体质,学习必要的运动技能和改善学习疲劳、紧张的积极学习方式,如果学生们不去了解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对学生们的身心必然造成不良影响,一部分学校由于常规体育教学管理不严,一个学期就有二至三次学生手脚在自由活动中骨折。再次,偷出校门置校纪校规于不顾,最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体育教师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在基层只是一个空架子,不能为学生办实事。很大一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没有创新,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更没有严格的考核,学生的身体发育好坏,体育成绩的高低,不影响评先评优,不影响教师的晋升晋级,不影响学校的声誉,就连最有效的社会监督一一学生家长也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体育的监督,就更谈不上学校的体育教学创新管理了。从这些现状中我们就不难看出,目前,许多地方体育管理理念陈旧,体育工作状况不容乐观。

为此,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的体育工作状况,学校体育管理务必要创新。

第一,对体育教学管理的认识要有一个新的飞跃。加强体育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使其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强体魄,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不能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关系到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衰的严肃的政治问题。

第二,要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遵循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从学校宏观和微观体育教学管理的范围出发,实行全面、全过程、全体人员参与管理,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等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从微观上看学校体育应通过校长(或分管体育的副校长)和相应的校内体育管理机构进行的微观管理,不仅要管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管赖以形成学生体育成绩的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工作成果。

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从广义上说,从学生入学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学生的体育管理是全过程的,我们要树立一个观点,上一年级要为下一年级服务,为下一年级输送身体合格的学生。工作方法上,要从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全过程中加强管理。

计划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为了有效地实现体育组织的既定目标。通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确定工作职责、权限,协调相互关系,使体育管理诸要素合理有效地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活动过程。

检查则是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它是保证体育组织按照预定的计划协调各项管理活动的必要步骤。在检查中不断找出缺陷,从而改进体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使之(接上页)有所创新,达到新的高度。

在管理这一线中,学校体育管理不应该看做只是学校体育管理者的事,更不应该看做只是体育教师的事,从国家体育、教育部门行政机构,到学校主管体育教学行政,直到体育教学人员,只有层层相关,事事相扣,才能共同完成这一工作。

学校体育管理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学校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体员工参与的管理,那么,怎样把这“三全”管理用到实处呢?

第一,制定切合实际的标准。应该为从国家到学校的所有参与学校体育管理的领导、工作人员都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如领导的调控协调能力,管理工作人员的业绩水平,体育教师的教研水平等等,从而使学校体育管理做到全面的,全过程的,全体员工参与的管理。

第二,实行按时按期的考核。有了标准,就能考核,就要考核,只有通过考核,对体育管理工作者引进竞争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体育教师优先晋升晋级,对不爱岗敬业的体育教师下岗分流,对学生强化评先、评优、升学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体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三,强调社会监督作用。其他部委教育工作部门、有关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等对学校体育工作有着指导、协调职能,我们不应忽视这一些社会监督、协调的力量,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监督职能作用,让体育管理延伸到社会,使之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局面,促进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现代体育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其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灵活多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所以,改善现在一些城镇中小学体育课的“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教育模式,必须强调“三全”管理新概念,对学校体育管理人员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强化激励机制,才能使各级体育管理部门更好的行使自己的职能,为祖国推行素质教育,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管理体系,从而为祖国培养一批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有健康体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