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指标胱抑素C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1

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指标胱抑素C探析

郭海龙

郭海龙(山西省中医院检验科山西太原0300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31-02

【摘要】目的近些年来,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尤其是高血压肾病,寻找高血压肾病损害的指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对于医学领域来讲,胱抑素C是种特异性高、准确度好、较肌酐清除率更为敏感的CFR指标。胱抑素C更是受到临床工作中的重视,本文主要是通过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损害者有哪些诊断价值。方法在我院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期间,共有106例,根据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患病程度进行血CysC、Scr、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指标测试。结果在高血压合并DM组和高血压组中血Scr和尿mALB有着明显的不同。结论血CysC比尿mALB和NAG更容易检测出高血压合并DM和高血压组哪个肾脏损害的更厉害。

【关键词】高血压病肾损害病胱抑素C

胱抑素C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半胱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剂,是非糖计划碱性蛋白质,是糖浆內源性成分。胱抑素C存在所有的体液中,其中浓度较高,相对于尿液浓度就较低肾小球损伤胱抑素C就会提高,尿CysC也会跟着增高。但往往缺少精密检测仪器,关于尿CysC检测方法灵敏度就低,结果准确性差,临床医学很少用。

最近这几年,高血压患者日趋增多,而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程度也不可估量,传统的操作不但麻烦,还不适合临床诊断。可想而知,要想找到损害高血压的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将成为研究中的重点。

1方法与结果

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期间,我院累积高血压患者共有106例,其中女43例,男63例:年龄大约是在50到70岁之间。合并糖尿病一共55例,这些患者是在排除妊娠、哺乳期、一周内使用过肾毒性药物者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主要研究他们之间的不同得采用以下观察指标的方法:

1.1血CysC:比浊法,使用01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测定。范围:0.4~1.05mg/L。

1.2Scr:苦酸法,用Beckman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范围0.6~1.2mg/dl。

1.3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合并DM组比高血压组病程长,入院后血糖也比高血压组的高,差异性明显,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这两组患者血CysC、和血Scr及NAG都在正常范围内,仅高血压合并DM组尿mALB比正常的高。见表2

表2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DM组

Cysc(mg/L)0.64±0.300.64±0.54

Scr(mg/dl)1.34±0.161.48±0.21

mALB[mg/(g,Cr)]8.12(4.12,15.33)25.47(10.09,92.10)▲▲

NAG[U/(g.Cr)]9.25(7.29,15.02)12.68(8.14,21.79)▲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明显的看出血CysC、血Scr以及尿肾功能之间的对比中,可以清晰地得出想要的结论。

在统计的过程中,尿mALB及NAG均采用尿肌酐值校正,为了防止外尿液浓缩或者稀释的影响,分别采用mALB/Cr、NAG/Cr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如若符合正态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要是不符合正态检验,结果以中位数表示。

2讨论

高血压肾损害是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主要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时,肾脏血流调节功能紊乱,肾小球遭到破坏,小分子蛋白渗出,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肾小管的损伤。

高血压性肾损害根据临床实验诊断有五项标准。1存在原发性高血压。2有四年以上的高血压。3蛋白尿有形成分少。4视网膜硬化的改变。5其它继发性肾脏疾病。其中如果肾脏损害较重那就是说明出现了蛋白尿,严重时可能发展成肾衰竭。研究表明,肾脏的损害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病程时间的长短成正相关。我院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患者病情相对较严重,把这些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DM组,实验证明,高血压合并组的肾脏损害比前组严重。同样的,本文还研究了血清CysC在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DM组的影响,发现了两组血CysC没有显著性差异,尿mALB和NAC都有明显的提高。对血Scr是否增高来说,高血压组则没有发现血Scr,而高血压合并DM组也只是增高为11.12%,从而说明这两组肾损害比较轻。由于我院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对象选择差异等都有可能影响血CysC的变化。

3结论

综上所述,血CysC、血Scr、尿mALB、和NA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DM方面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肾脏损害更严重。临床评估,三种指标中,最可靠的就是血CysC。

参考文献

[1]张小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急性肾衰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肾脏病杂志,2005,88(2):1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