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抗高血压治疗新靶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抗高血压治疗新靶点

张丽丽

垦利县垦利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东营2575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出现长足进步,高血压治疗取得较为显著成就和临床治疗效果,但即使经过几十年的抗高血压研究和治疗,高血压仍然是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疾病种类,不仅是国内,就是国外的许多医疗学者也将抗高血压治疗方法的研究视为一个医学目标,或者说是自身医学成就的追求。如何在当代社会利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有效降低血压,进而使得心血管获得有效保护成为国内学者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进行抗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主要包括肾素抑制剂、肾安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抗高血压疫苗等。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抗高血压;新靶点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多出现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动脉血压持续上升,由于动脉血压的不断升高进而引起许多危害性的后果,甚至有的时候高血压会导致中老年人半身不遂或者猝死。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最为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0%以上,全国患有高血压的人数超过2亿,患病率逐年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技术的进步使得抗高血压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临床治疗效果,但就目前而言,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仍不是那么理想,如何通过新的治疗方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应该成为今后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概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简称RAAS)也经常被称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简称RAS),其作为一个激素系统,当人体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下,RAS就会启动,进而协调体内的体液平衡。RAS首先通过肾脏来分泌肾素,肾素产生之后就会催化血管紧张素产生血管紧张素Ⅰ,由于血管紧张素Ⅰ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其经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进而形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能高效收缩血管,进而使得血压升高。与此同时,血管紧张素Ⅱ也能刺激醛固酮大量产生,而醛固酮也是导致人体血压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产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下面几类药物可有效抑制RAS启动。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高血压治疗新靶点分析

2.1肾素抑制剂

当人体血压降低的时候,肾脏就会分泌肾素,肾素是启动RAS的起点,肾素通过一系列人体内部反应进而产生能够刺激人体血压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而通过肾素抑制剂可以有效的抑制肾素的合成以及释放,进而阻断其催化产生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从而阻止RAS的启动。其中阿利吉仑是第一个进入三期实验的可以供患者口服的肾素抑制剂,在2007年的时候正式批准上市,而且相关的研究以及临床实验均表明肾素抑制剂对于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但是肾素抑制剂是否真的能够降低由于心血管疾病而产生的死亡事件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2.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由于血管紧张素能通过肾素的刺激进而分泌产生导致血压升高的血管紧张素Ⅱ,而ACEI的作用就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而且ACEI能有效抑制缓激肽降解,升高缓激肽水平,同时其也能降低血管的僵硬程度,改善动脉血管等等。ACEI既可以作为抗高血压治疗的初始药物,也可以作为抗高血压治疗的长期使用药物,其不仅能有效保护靶器官,而且还能尽最大程度减轻靶器官的损伤程度。其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ACEI就是卡托普利。

2.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血管紧张素受体(Angiotensinreceptor)简称AT受体,就目前而言,临床中已经发现的受体主要有四种类型,即AT1、AT2、AT3和AT4受体。AT1受体主要分布于人体的血管、心脏、肝、大脑、肺、肾等重要部位。利用ARB降低血压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进而阻止血压的不断升高,其中沙坦类药物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能够有效降低血压的药物种类之一。ARB的降压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滞AngⅡ介导的血管收缩降低阻力,而且能间接的抑制醛固酮的释放,进而降低血压。除了ACEI,ARB也是一种既可以作为抗高血压治疗的初始药物,也可以作为抗高血压治疗的长期使用药物。

2.4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

醛固酮能促进肾脏对水和钠离子的重吸收,继而增加体液容量,升高血压,而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则能有效地抑制醛固酮的产生,进而降低血压升高的风险和可能,而且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较好,副作用的危害程度较低,其不会像钙通道阻滞剂一样出现水肿,而且也不会像ACEI一样产生干咳现象,所以此种药物对于抑制患者血压且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大有益处。然而,虽然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的安全性较好,但是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究竟对抑制血压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以及疗效尚有待研究[1]。

2.5其他抗高血压治疗新靶点

首先,除了上述几种抗高血压治疗的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也是临床中常见的抗压药物之一,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阻断细胞钙离子的通道进而使得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其中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和非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都是重要的钙通道阻滞剂。

其次,肾安酶作为一种新型的氨氧化酶,其能够有效调节神经的活性程度,在调节血压方面也有一定积极成效,据相关研究和报道显示,在没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之中,如果缺少肾安酶通常或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通过肾安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抑制血压产生作用,但是肾安酶能否成为抗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尚有待时间的检验。

最后,抗高血压疫苗也可视为一个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的途径,通过定期注射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血压仍是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疾病种类,且由于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所以高血压被称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出于对公共健康以及公共卫生的考虑,社会各界都应该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及早的发现并及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彭猛,蒋雄京.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抗高血压治疗新靶点[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