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探讨

赵群

赵群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口腔科617061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4年2月—2015年2月,纳入龋齿共68例,抽签分两组。34例接受传统治疗,入对照组;给予其余34例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入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治疗时间短,疼痛程度轻,复查结果好,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效果较佳,临床应推广。

【关键词】R781.1;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N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277-01

龋齿发病率高,传统治疗多选择高速旋转牙钻去除龋坏组织,效果良好,但去腐操作易对健康的牙体组织构成损伤,扩展处理也可致使牙体薄弱易碎,抵抗力下降,影响牙体康复,甚或导致医源性牙髓炎。此文研究年度2014年2月—2015年2月,纳入龋齿共68例,总结微创去腐技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年度2014年2月—2015年2月,纳入龋齿共68例,抽签分两组。34例接受传统治疗,入对照组,均龄(34.26±5.14)岁,范围是16-61岁,女患者有11例,23例男患者,共56颗牙,病程均为(1.59±0.22)年,范围是2个月-3.5年。给予其余34例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入研究组,均龄(34.12±5.32)岁,范围是16-60岁,女患者有10例,24例男患者,共59颗牙,病程均为(1.55±0.27)年,范围是2个月-3.8年。组间资料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高速车针,磨除龋坏死组织,预防性扩展后备洞。其他操作同研究组。

1.2.2治疗研究组隔湿处理,使用伢典凝胶,于龋洞表面均匀涂抹,30秒后,使用专用工具,刮除龋坏组织。治疗初期,凝胶较干净,后期残渣刮除后,易引起凝胶污染,应使用棉签,彻底蘸净,取新鲜凝胶涂抹,反复数次,直到凝胶彻底干净。当尖锐探针不能探到牙本质,且存在明显搔刮声或皮革样硬度,无反弹感,并且龋洞内的凝胶较清澈,为完全去腐[1]。对残余凝胶进行冲洗,待其干净后,隔湿干燥处理,并使用聚羧酸锌水门汀,予以垫底处理,并填充光固化瓷化树脂,抛光处理。

记录两组治疗所需时间,组间比较。评估两组疼痛,组间比较。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发生牙髓炎、继发龋齿、填充物脱落等例数。

1.3疼痛程度将疼痛分剧烈疼痛、轻度疼痛和无痛。无痛:治疗时个体无不适,能密切配合;轻度疼痛:治疗时个体轻度不适,能配合;剧烈疼痛:治疗时个体明显疼痛,无法配合。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时间对照组中,治疗时间>15min有5例,占比20.83%;11-15min有19例,占比55.88%;5-10min有10例,占比29.41%。研究组中,治疗时间>15min有2例,占比5.88%;11-15min有16例,占比47.06%;5-10min有16例,占比47.06%。两组中研究组的治疗时间短,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疼痛比较对照组中,无痛有8例,占比23.53%;轻度疼痛有19例,占比55.88%;剧烈疼痛有7例,占比20.59%。研究组中,无痛有14例,占比41.18%;轻度疼痛有18例,占比52.94%;剧烈疼痛有2例,占比5.88%。两组中研究组疼痛程度轻,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3随访情况对照组复查,4例牙髓炎,占比11.76%;继发龋齿2例,占比5.88%;填充物脱落2例,占比5.88%。研究组复查,1例牙髓炎,占比2.94%;继发龋齿1例,占比2.94%。两组中研究组结果较好,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龋齿为口腔常见病,能导致牙槽骨或颌骨炎性反应,治疗不及时可造成牙冠破坏或牙齿丧失,对个体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分析表明,传统治疗钻牙时,在温度和压力刺激下,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且牙钻噪音大,振动大,多数产生恐惧,影响疗效和康复[2]。现阶段,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牙齿修复临床逐渐运用各种微创技术,疗效较佳。伢典为微创去腐新技术,治疗基础为生物学原理,将活性凝胶进行特殊设计和制备,涂抹于龋齿病变表面,使龋齿本质局部选择性软化,对正常组织无影响,仅对龋坏的组织进行剥离,起到快速、微创去腐和保护正常牙体作用,痛苦小,治疗时间短。去腐后,选择黏结性的填充材料,填充于牙体表面,对正常组织予以保护,增强抗折裂能力。伢典属于碱性的活性凝胶,可对抗酸性炎症反应物质,预防牙体受到酸性刺激,从而对牙髓组织发挥保护作用。此技术与传统治疗比较,选择性良好,健康牙体无损伤,可彻底、准确的清除坏死组织,治疗中个体无疼痛,较为安全[3]。在此文,研究组经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后,相比于传统治疗(对照组),治疗时间短,疼痛程度轻,复查结果好,其中治疗时间>15min为5.88%,11-15min为47.06%,5-10min为47.06%;无痛为41.18%,轻度疼痛为52.94%,剧烈疼痛为5.88%;牙髓炎发生率2.94%,继发龋齿2.94%;对照组治疗时间>15min为20.83%,11-15min为55.88%,5-10min为29.41%;无痛为23.53%,轻度疼痛为55.88%,剧烈疼痛为20.59%;牙髓炎发生率11.76%,继发龋齿5.88%,填充物脱落5.88%,提示微创去腐技术为龋齿治疗有效方法,,临床需予以重视,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敬学.论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256-257.

[2]王盾,李朵.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7):143-144.

[3]李丹,王军.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