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改进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改进实践分析

沈海健胡静波朱燕琴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区医院中国上海200431

【摘要】目的:提升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提升无菌物品的合格率。方法:采用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对服务单位实施培训管理,建立区域消毒供应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双重质控模式,建立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和数据监测等方法进行质量改进综合管理,并与常规集中式管理进行比较。结果:质量管理改进实践后清洗、器械、包装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集中式管理(P<0.001)。结论:质量改进实践管理应用于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可提高基层医院消毒供应质量,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追溯。

【关键词】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改进;实践

【Abstract】Objective:Toimprovethequalityofregionaldisinfectionsupplycenterandimprovethequalifiedrateofsterileitems.Methods:Byestablishingperfectmanagementprocess,theimplementationoftrainingmanagementservicesunit,setupregionaldisinfectionsupplyqualitystandards,setupqualitymanagementmodeofdoublequalitycontrol,establishinginformationtrackingmanagementsystemandqualityimprovementdatamonitoringmethodssuchasintegratedmanagement,andcomparingwiththeconventionalcentralizedmanagement.Results:Thequalitycontrolofcleaning,equipmentandpackaging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centralizedmanagement(P<0.001).Conclusion:Thepracticemanagementofqualityimprovementisappliedtoregionalsterilizationsupplycenter,whichcanimprovethequalityofdisinfectionandsupplyofprimaryhospitals,andachieveresourcesharingandinformationtraceability.

[Keywords]Regionaldisinfectionsupplycenter;qualityimprovement;practice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是指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消毒供应场所[1]。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的目的,而且解决了区域内各级医院供应室水平不一的问题,保障了向区域所有医疗机构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安危[2]。因此,重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探索一套科学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模式,降低并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区域消毒供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上海市闸北区北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于2016年实施系列质量改进措施,获得预期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5年1月在卫计委资助下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改扩建并逐步完善,承担辖区内16所医疗机构可复用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辖区内包括2所二级甲等医院,2所专科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8所民营医院。2015年采取常规集中式管理,2016年1月在集中式管理基础上实施系列质量改进措施。

1.2管理方法

1.2.1常规集中式管理方法各医疗单位负责将消毒包回收、去污后送往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仅负责消毒、包装、灭菌、储存。

1.2.2质量改进实践方法

1.2.2.1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各家医院可复用的器械、器具、物品建立标准的区域消毒管理流程见图[3]

1.2.2.2对服务单位培训管理规范统一学习本院CSSD的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学习无菌物品的管理要求、储存条件和交接环节。实地查看无菌物品放置房间是否符合无菌物品管理标准。

1.2.2.2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质量标准将区域消毒供应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运送车辆的消毒规范,服务单位收发站的物品、环境、人员管理规范等纳入原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标准之中,细化并完善相关标准。

1.2.2.3建立质量控制双重管理模式中心根据区域消毒供应质量标准采取质量控制三级管理运行模式改进质量。服务单位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标准,将服务单位环节管理质量纳入其中,培训各家单位专职质控人员掌握并运用质量标准,对服务单位采取单位二级质控自查和中心质量控制季度抽查的双重管理模式,改进质量问题。

1.2.2.4建立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中心引进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将各家医院临床科室通过信息追溯系统与中心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实现电子申领器械物品。中心将每一个提供的无菌包纳入电子追溯管理系统,每一步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环节都能追溯到记录和动态[4],确保灭菌质量。

1.2.2.5建立数据监测对工作流程中回收、去污、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运送等环节实施网络实时监控,成本核算等数据从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直接获取。

1.2.2.6建立运送管理按照标准要求,对运送车辆进行合理改装,车厢一分为二,前车厢为清洁区域,后车厢为污染区域,并做好明显标识,按要求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严格分开放置。物品运用整理箱进行密闭运送,每日定时对运送车辆及运送器具进行消毒。

1.3评价方法随机抽取管理前(常规集中管理)和管理后(质量改进实践)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包各200个,根据上海市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规范》质量标准,收集消毒供应工作流程中清洗消毒、包装质量、器械质量、监测记录等环节质量控制的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用例数描述,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两种管理模式下区域性消毒供应质量比较(见表1)

3讨论

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和正常供应无菌物品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核心,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5]。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于过去的医院消毒供应室,如何既能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又能确保区域内消毒供应质量的同质化管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区域消毒中心依托卫计委的管理支持,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并完善质量标准,落实质量控制,建立数据监测和运送管理,提高了无菌器械物品等合格率,有助于降低院感的发生率,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进行质量改进实践后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既解决了区域内各家医院消毒供应质量水平不一的问题,又可向区域内医疗机构甚至民营医疗机构提高安全可靠的无菌器材及物品。

参考文献:

[1]章敏,王国美,建立县级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13(6):577-578.

[2]方运珍,张洁,金泽凤,等.网格化集中式管理在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护理学研究,2016,30(18):1255-1257.

[3]廖小环,陈善泽,傅臻,等.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3):12-14.

[4]戴李中,马红丽,朱亚君,等.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应用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74-1076.

[5]应莉茜,戴金平,徐信叶,等.电子追溯系统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