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1例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许燕

许燕(江苏省武警总队医院225000)

【关键词】患者烧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99-02

1临床资料

患者:陈林,性别:男,年龄:34岁,因船舱突然爆炸引起全身多出火焰烧伤一小时于2011年12月18日17时40分入院住烧伤科,患者头面部约9%TBSA,双上肢及手约9%TBSA,双下肢约40%TBSA,臀部约4%TBSA,躯干部约有13%TBSA创面,大部分苍白或焦痂,小部分创面有水泡,创基色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或消失。

2急救

2.1入院前的准备

当科室接到急诊室的电话,立即准备抢救工作,备好床单位、气管切开包、吸氧装置、一次性导尿包、心电监护、负压吸引、输液用物、抽血试管以及安排特护护士,特护是由四人组成。

2.2防治休克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补液,防止发生休克,患者入科后予以股静脉置管,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成功后,保证了休克期液体的快速补入,避免因病人躁动引起针头脱出。补液遵循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胶、晶体溶液交替输入,特别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单一种类液体,如大量输入水分,会引起水中毒。因为烧伤后第一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所以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胶、晶体总量的1/2,其余分别在第2第3个8小时内输入。同时严格依据尿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动脉血气值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并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2.3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查鼻腔、口腔是否阻塞,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氧气吸入,给予去枕平卧,肩部和颈下垫高,使颈部处于过伸位,SPO2为97%。头面部因其部位暴露,遭受烧伤的机会多,同时由于头面部血液循环丰富,皮下组织松弛,烧伤后易导致严重水肿,引发脑水肿、休克等[2]。患者12月23日出现吐血,并影响血氧浓度,逐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出现ARDS,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调为SIMV模式。每天配置生理盐水125ml+灭菌注射用水125ml+糜蛋白酶4000U,按时均匀的向气管导管内滴入,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在支气管镜下吸痰。后期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后,脱离了呼吸机,为防止异物落入气管导管,用无菌纱布覆盖套管口,及时用20ml注射器在导管口处滴生理盐水2-3滴,保持气道湿化,因为病人颈部多处烧伤,所以盐水不能滴入别处,防止引起病人疼痛。

2.4清创

积极处理创面,控制创面感染是烧伤的关键。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创面先行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5%碘伏消毒,去除异物。于12月19日为患者行右下肢焦痂切开减张术,于12月22日上午9时行右下肢、左手背削痂异种皮移植术。患者四肢采取的包扎疗法,每天给予换药,密切观察创面渗出液的量、颜色、气味。其余部分采取暴露疗法,由于烧伤面积大,病人大部分感到发冷,用大型烧伤治疗机烘烤创面,既保暖,又消毒空气。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每次30分钟,严格控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发生。此病人使用的是翻身床,每次翻身过程中,2人配合,保持管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心率、呼吸的改变,防止气管套管滑脱、坠床、呼吸阻塞。

2.5镇静止痛

遵医嘱予以力月西+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注射,当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将盐酸哌替啶稀释后静脉滴入,不肌肉注射,防止循环改善后吸收过快过量。因患者合并呼吸道损伤,忌用吗啡,防止引起呼吸抑制。对于所用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都详细记录特护单。

2.6留置尿管

尿量时反应组织器官灌流状况的简单而有效指标,用于判断休克程度和调整补液速度,应密切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一般要求成人每小时尿量30ml以上,若低于,表示补液量不足,应加快输液,但某些情况,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人、呼吸道烧伤或合并颅脑损伤者,输液不能太快,只要求每小时尿量20ml即可,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50ml/h。

2.7预防高钾血症

重度烧伤患者软组织严重损伤,细胞内钾释放,血钾浓度升高而致高钾血症[3]。高钾血症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室颤。因此,动态监测血电解质,以了解血钾浓度,持续心电监测,对高钾血症有辅助诊断价值。

2.8防止感染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变化、胃肠道反应,注意是否存在脓毒症的表现,意识改变常是其早期出现的症状。同时注意创面局部情况,若创面水肿、渗出液多、肉芽颜色转暗、创面下陷、创缘出现红肿等炎症表现,或上皮停止生长,原来干燥的焦痂变得潮湿、腐烂,创面有出血点等都是感染的征象。如果创面出现紫黑色出血性坏死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征象。若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时做好创面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有效抗生素。

3营养支持

患者入院后留置胃管,休克期的时候予以禁食,并接负压吸引,第四天时遵医嘱予以百普力500ml+10%氯化钾10ml2/日缓慢滴入,并用加热器加温,防止病人引起腹痛和腹泻。恢复期时给予菜汤、骨头汤等高营养流质从管饲打入,每次不超过200ml,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心理护理

烧伤病人的心理压力尤为严重,特别担心因容貌和形体的改变而影响生活、工作和社交。应耐心倾听病人的不良感受,对病人态度和蔼,给予真诚的安慰和劝导,取得病人的信任。因患者气管切开,故不容易交流。我们在护理时,耐心解释病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使其了解病情、创面愈合和治疗的过程,并消除顾虑、积极合作。

5结果

通过将近三个月的治疗与护理,此病人渡过了生命危险,顺利出院。

6出院指导

6.1告知病人创面愈合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全身闷热等,应嘱咐病人避免使用刺激强的肥皂和接触过热的水,不能搔抓初愈的皮肤。

6.2可在已愈合创面涂擦润滑剂,穿纯棉内衣,1年内烧伤部位避免太阳暴晒,避免红外线、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6.3为减轻瘢痕挛缩、肌肉萎缩等原因造成躯体功能障碍,应及时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

6.4告知病人一些防火、灭火、自救常识,鼓励病人参与一定的家庭、社会活动,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7体会

烧伤病人的护理是多方面的,也是繁琐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特别的耐心和细心,也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我们护理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赖青,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

[2]黎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22;51-56

[3]李庆升,重症复合伤126例的首诊救治[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21(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