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断中核酸扩增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的运用

/ 2

肺结核诊断中核酸扩增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的运用

彭雪峰石国民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市410004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诊断中核酸扩增检测结核杆菌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1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收集两组患者清晨痰液,其中观察组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验,对照组采用涂片抗酸杆菌镜检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出阳性52例,阳性率为91.23%;对照组共检测出阳性48例,阳性率为84.21%。观察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可有效的提高检测的阳性率,更好的指导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涂片;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传染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排菌患者排出病菌引起感染,随着社会的发展,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肺结核早期的诊断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诊断肺结核的方法较多,而快速有效的方法却较少,因此有效的肺结核诊断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1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涂片抗酸杆菌镜检进行检验,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1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制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并经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其中观察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59.73±8.86)岁;对照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在21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59.81±8.9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1.2.1检测仪器采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中国公司生产的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系统ABI7300以及配套的试剂盒,采用OLYMPUS生产的显微镜。

1.2.2标本采集采集两组患者清晨深咳痰液,观察组患者采用PCR诊断试剂盒进行标本的存放,对照组患者则选用无菌的载玻片进行标本的存放,并及时的将标本送入实验室进行检验。

1.2.3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CR进行检测,先在痰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浓度为4%的NaOH,摇匀,并置于室温下放置30min左右,进行液化。液化完成后吸取1ml左右标本并放入离心管中,加入0.5ml浓度为4%的NaOH后放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转速为15000r/min,时间控制在5min。去除上清液,再沉淀部分加入1ml的生理盐水进行混合,然后再放入离心机离心5min,完成后再重复洗涤一次,沉淀后直接加入50lDNA提取液混合均匀后,沸水浴10min后,转至4℃静置6-8小时以保证充分裂解。再次10000r/min离心5min,去上清液2l做PCR反应,取单管单人份PCR反应管若干,直接加入处理后的样品2l,8000r/min离心数秒,按下列条件进行PCR扩增;93C120s预变性,然后按93C45s→55C60s,反应10个循环后,按93C30s→55C45s,做30个循环,反应终止,最后到Reporter窗口下记录仪自动分析计算出Ct值,即为所测结果。对照组采用涂片抗酸杆菌镜检法进行检验,痰液收集并制成涂片标本后,按照检验的操作规程严格进行操作,并用改良齐-尼氏法抗酸染色、脱色、复染后进行显微镜检测,在显微镜的100个视野中如果发现3~6条即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检测的结果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出阳性52例,阳性率为91.23%;对照组共检测出阳性48例,阳性率为84.21%。观察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早期的诊断对于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是细菌学诊断[2]。痰涂片抗酸染色是肺结核诊断的传统方法,虽然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特异性高,但是部分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会出现间歇排菌的情况,且存在大量的非开放性肺结核患者,这些因素会造成检测的准确性下降,因此敏感性较低[3]。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结核病的研究逐渐转入到基因和分子的层面,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是通过对病菌的DNA进行检测的新方法,其检测的速度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尤其是对于痰液中病菌生长缓慢或者病菌难以培养结核杆菌的检测[4]。荧光定量PCR技术将核酸扩增、杂交与光谱技术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实现对结核病菌的封闭检测,避免扩增产物或者其他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干扰,利用特异性指针实时的对标本进行检测,避免痰液间歇排菌的感染,能够有效的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液的结核杆菌,检测的阳性率较高[5]。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共检测出阳性52例,阳性率为91.23%;对照组共检测出阳性48例,阳性率为84.21%。观察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肺结核的临床诊断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可有效的提高检测的阳性率,更好的指导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操作中的污染造成的假阳性,要尽量进行隔离操作,并使用一次性的用具,避免污染造成的假阳性,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吴国兰,陈晓红,李学玲,林宇,黄恒灿,余薇,吴迪.4种不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03):39-41.

[2]李群,张恒.核酸扩增检测结核杆菌DNA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07(08):457-459.

[3]童建林,饶常红,黄渤.FQ-PCR检测BALF中结核杆菌-DNA对肺结核诊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66-67.

[4]魏巍,覃林珍,刘守江,王健.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DNA诊断肺结核价值[J].临床荟萃,2014,29(06):611-613.

[5]黄兰卿,李伟棠,钟英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B-DN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