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增加血透结束前10分钟观察血压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增加血透结束前10分钟观察血压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

陆卫芬范建锋

陆卫芬范建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128)

【摘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所观察的血压与患者干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1例,每次透析时间4—4.5小时,观察血压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方法,另外增加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观察血压。结果有17例患者显示血压波动与干体重有关系,4例患者血压变化不能发现与干体重有联系。结论医生根据患者在血透中所观察的血压趋势适当调整预脱量,使患者达到理想体重,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对其而言,血液透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因此控制好血压,控制好患者的干体重,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应用患者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所观察的血压与患者干体重的关系之方法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62岁,透析龄3月—132月,平均43月。残余肾功能Ccr<5ml.min,无并发感染、出血等。血透频率2—3次/周,4—4.5小时/次,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透析面积1.3㎡,血流量200—280ml.min,血透液流量500ml.min。

1.2观察方法:观察血压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方法〔1〕,另外增加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观察血压。应用欧姆龙臂式电子血压计HEM-7112型,定位平卧方式,观察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21例。

2.结果

在21例行血液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21例中,发现17例患者不定时地会显示血压波动不同趋势:(1)‘A’现象:即呈现V字型,具体地说,就是血透进行2小时血压成下降趋势,第3小时或之后血压出现升高趋势,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血压仍旧升高;(2)‘B’现象,即第二种情况同第一种,但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血压又出现下降现象,而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3)‘C’现象:从血透开始,血压呈现下降趋势,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血压仍旧下降,虽血压在正常范围,但心率在100次/分左右者。

3.结论

医生根据患者在上次血透中所观察的血压趋势适当调整预脱量,当患者出现A现象,详细询问患者最近的生活状况,如食纳量,有无口渴、恶心、头痛、怕冷、水肿等异常情况,根据状况调低干体重,使患者调到合适的干体重;血压呈现B现象,干体重基本不变;血压呈现C现象,护士及时汇报医生,对患者及时调整干体重,保障患者的安全。

4.讨论

干体重通常是指透析结束后患者将要但还没有发生低血压综合征的体重,准确地测定患者的干体重是评价透析效果的重要指标。而干体重是个变量,它随着病情及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2〕。病人的干体重只有在实验条件下才能准确测定,而这些方法在临床上不常用,作为替代,临床上通过病人血压水平、水肿的出现以及对达到目标体重的超滤耐受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干体重〔3〕。17例患者通过观察血压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外加在血透结束前10分钟观察血压的方法,经过医生的判断,对干体重的准确把握,将透析充分性中的对液体的清除充分体现,患者透后表现精力充沛,食欲较好,无口渴现象,控水能力较好,血红蛋白在100—125g/L。最近4个月:有2名患者一直停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2名患者每周用1次3000单位促红素;有4名患者每周用2次3000单位促红素;其余患者每周用1次1万单位的促红素。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质刚主编.血液净化学.第3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41.

[2]邢昌赢主编.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室)建设管理规范.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0-31.

[3]JohnT.Daugirdas等.张小东主译.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