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E-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血小板计数方法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XE-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血小板计数方法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的比较

岳颖王静珠

岳颖王静珠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450016)

【摘要】目的观察XE-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0)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XE-18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18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0)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0法与显微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18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XE-1800血细胞分析议光学法电阻法

【中图分类号】R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114-02

XE-1800采用电阻抗和流式细胞激光技术可同时进行全血细胞计数(CBC)、白细胞分类(DIFE)、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及分群,其计数血小板采用光学法(PlT-0)和电阻法(PLT-I)两种方法来测定。为观察XE-1800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我们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并与手工显微镜方法进行对比,以评价其血小板计数的应用价值。

仪器与试剂

1仪器XE-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东亚公司提供。OIympusCH20双目显微镜:日本OIympus公司提供。

2试剂XE-1800原装进口试剂及专门配用的全血质控物:日本东亚公司提供。静脉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抗凝管,郑州泰立公司生产。

3标本来源110例样本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受检者早晨空腹,抽血2ml置EDTAK2真空抗凝管,混匀,室温放置,所有检测均在采集标本后2小时内完成。

方法

1校正仪器实验前用XE-1800专门配用的白日见质检物校正仪器。电阻抗法(PLT-I)检测采用仪器第3检测模式(CBC+DIFE)进行检测;光学法(PLT-O/RET)检测用仪器第4检测模式(CBC+DIFE+RET)进行检测,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标准判断其结果的准确性。

2批内精密度选择低、中、高值血小板静脉抗凝血各一份,同时采用仪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进行检测,各自计算标准差(x-±s)值及变异系数(CV)值。

3批间精密度每天同一时间在质控模式上做质控,连续观察23d,计算s值和CV。

4统计学处理将110例住院病人标本,同时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两种方法来测定血小板,再由两位主管检验师用手工显微镜方法计数,取两人均值。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所有数据均用Excel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

1批内精密度比较结果见表1。

表1XE-1800PLT-I法和PLT-O法血小板精密度测定结果

讨论

准确计数外周血的血小板,已成为血液学和检验医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准确计数血小板实非易事,血小板一经与破损和血管内皮细胞或组织成分接触,立即黏附于破损的血管壁上,因而采用何种方法数得血小板数,均较血中实际血小板数为低[2]。

XE-1800用电阻抗法和激光法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RBC/PLT-I电阻法每次检测20~25万个细胞,而RBC/PLT-0通道内激光法每次却只能计数60000个细胞,其中PLT是3000个,因此表1电阻法的PLT数目的准确性与重复性比较好,这与凌励等[3]报道一致。但激光法对PLT的形态鉴别能力强,是染色后通过激光辨认的,异常标本中的小RBC、WBC碎片或PLT数目较少时,激光法能更准确的将PLT鉴别出来,克服了电阻法数血小板的干扰。由此可知,XE-1800集电阻抗法和激光法两种方法的优点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处理异常标本的能力。

XE-18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数(CV)均<4.0%,说明仪器的稳定性好。

因此,XE-1800血细胞分析仪PLT-O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为使用XE-1800仪器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忠勇.准确计数血小板方法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3):131-132.

[2]凌励,周道银,惠小阳,等,激光染色法与电阻法检测血小板方法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