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视角下的医疗安全干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医院信息化视角下的医疗安全干预策略研究

张雪平1黄德财2

张雪平1黄德财2(1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2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本文探讨了在医院信息化视角下如何实施医疗安全干预、及信息化条件下干预的局限性。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医疗安全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25-02

Researchonmedicalsafetyinterventionstrategiesfromtheperspectiveofhospitalinformation

ZhangXue-ping1,HuangDe-cai2(1,SichuanHealthrehabilitatio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Zigong,Sichuan,643000,China2,ZigongFirstPeople'sHospital,Zigong,Sichuan,643000,China)

【Abstract】hospitalinformationconstructionhasbecometheinevitabletrendofthehospitaldevelopment,medicalqualityandpatientsafetyarethecorecontentandeternalthemeofmedicalservice.Thispaperdiscusseshowtoimplementthemedicalsafetyinterventionandthelimitationsofinterventionfromtheperspectiveofhospitalinformation.

【Keywords】hospitalinformationmedicalsafetyinterventionstrategies

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由即单纯、被动的处理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模式向着医疗安全预警(防范)管理模式过渡。

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通过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加强医疗安全干预,减少人为医疗差错的发生,使医疗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置向前瞻性的预防管理转化,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的用。

1、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医疗安全的意义

1.1医疗安全识别医疗安全的识别是医疗安全干预的前提,通过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医疗安全的识别提供有用信息,及时识别、评估医疗安全,并采取针对的措施。

1.2医疗安全干预在医疗安全识别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医疗安全进行干预,从而达到风险防范,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2、信息化视角下的医疗安全干预策略

2.1信息化视角下的床位管理床单元包括硬件和软件,床单元硬件由病床,必要的生活、监测和治疗设备共同组成,床单元软件包括人员、时间、设施、技术和信息等要素[1]。医院是按床位来配备医疗资源的,我院将床位管理纳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将各临床科室实际开放床位及床位对应的价格形成医院的床位字典,在病人办理入院手续时进行床位预分配,病人到达科室后再由护士站进行床位整理,实现床位分配。科室的床位达到预设的临界值时,提示科室病人数已达到饱和,若需增加床位须由医务部门配备相应的医疗资源后再在系统中增加床位,否则病人不能办理入院手续。

2.2严格的权限准入控制,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医疗质量[2]。在系统中,对医生的处方权限,设置了处方权(包括一般处方权、毒麻精一处方权)、抗生素权(包括非限制性、限制性和特殊抗感染药物处方权);通过对用户权限设置与分配,实现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对管理用户授予不同的系统功能模块使用权限,如只对管理者才开放费用冲销功能、医嘱撤销功能;在医嘱项目管理中,对需要严格审核的医嘱项目,设置了“开具确认”权限,只有经授权的部门确认后该医嘱才能被执行;在手术室、麻醉管理系统中,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将手术项目分级与医生进行对应,只有与手术级别相对应的医生才能开具相应手术医嘱项目。

2.3医疗安全监测体系医疗安全监测体系主要由两部份构成,一是强制性报告与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报告体系,二是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测体系。前者包括传染病卡、肿瘤卡、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关联性上报体系,患者一旦被诊断出需上报的相应疾病,系统会自动与报表关联,要求医务人员予以填报,并将填报情况纳入环节质量控制,没有填报的,不允许办理出院、转院、转科。质量控制指标监测体系是在报告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报表生成系统形成的,包括:科室KPI指标、科室危重病人实时报表、以费用、住院时间、院内感染为主检索词的医疗安全关注查询报表、医护工作负荷报表等,通过建立灵敏、高效的医疗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医生、科室、院级质量管理部门形成了医疗安全的三级网络,将传统的针对临床科室的终末质量评价转变为全程质量监控。通过快速提取具有前瞻性的质量控制指标,适时反馈并预警科室的医疗安全风险,有助于减少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的恐惧与忧虑,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4通过电子病案,促进医疗安全病案是记录临床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疾病进行全面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医疗活动信息基本载体,涵盖了患者的全部医疗信息,具有医疗、经济、法律的重要意义。

2.4.1在信息系统中,各类数据在生成时均自动生成时间戳及电子签名记录,电子病历系统对病案的书写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如患者的首次病程须在入院8h内完成,入院病历须在入院24h内完成,对没有完成的病历和所剩时间系统会自动提示主管理医生,对已经提交的病历只能由上级医生修改,杜绝了随意删除病历的现象,有效的保证了各类医疗信息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从而真实、客观的反映疾病诊治的全过程,对保障医疗安全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4.2医生开具的电子医嘱直接通过网络提交至护士站,护士站料理医嘱后直接生成执行单,并自动打印出输液贴瓶单,避免了医嘱转抄环节导致错误。

2.4.3对各类电子检查申请单,须通过系统进行完整性审核后,才允许提交,避免了不规范填写申请单导致的报告延误、漏诊、误诊等现象。各类检查结果与医嘱申请自动匹配,并通过网络系统回传,使检查流程从申请至报告的发送进入闭环式管理,加快了报告的反馈速度,避免了结果的漏报。

2.4.4信息技术保持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电子化的医疗文书不仅易辨识、保存,而且在信息的传递方面具有纸质文档难以比拟的优势,可以将患者多科、多次就诊的信息连接起来,避免信息间断导致的医疗差错[3]。

2.5应用知识库系统,提升医疗安全

2.5.1部署合理用药监测软件,提升医疗安全,我院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可提供处方(医嘱)用药监测(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史、配伍审查、药品剂量审查、禁忌症、副作用、重复用药、给药途径、特殊人群用药审查等)、药物临床信息咨询(包括药品说明书、检验信息、常用计算公式等)、统计分析等功能,程序通过获取医生下达的药品医嘱并与后台数据库中各种对应关系表进行比对,将可能存在风险的医嘱进行提示,对防范用药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2.5.2检验知识库检验知识库包括: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设置不同的检验指标参考值;危急值报告系统,当检验值达到系统预设的危急值,经检验人员审核后,系统通过消息服务器自动向目标科室的医生站及护士站发送消息提示,并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短信业务包向患者的主管医生的手机上发送提示短信。由于危急值报告系统实现了从业务院长、医疗处长、科室主任到临床医生的多级覆盖,在规定的时间内临床科室没有在系统中进行反馈的,系统会自动向上发送预警提示。由于检验知识库的及时报告和多重提醒,有效的避免了危急值的漏报及临床处理的迟滞,保证了临床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质量提高[4]。

2.5.3临床知识库存临床知识库主要包括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系统。将临床知识库融入信息系统,有益于规范诊疗流程,减少误诊和漏诊。

2.6应用无线医护系统以前医院通常依靠床号或姓名来识别住院患者,一旦患者出现同名或变换床位,就很容易发生用药错误等医疗安全问题;在医嘱确认环节,需要手工录入各医嘱的的执行时间,极易导致实际执行时间、实际执行人与录入信息不一致。应用无线医护系统后,移动数据终端集电脑、条形码扫描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通过腕带条码扫描快速实现患者身份识别、标本识别、患者体温等体征信息的快速采集、医嘱执行的适时确认。

2.7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2.7.1实现了患者身份信息、既往病史的自动采集,我院通过市民卡采集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以市民卡号为主索引号检索患者在我院的既往病史信息,避免了患者基础信息的采集错误。

2.7.2及时反馈患者信息,让患者参与医疗安全。通过打印“患者一日清单”、设置多媒体自主查询机等方式,实时向患者清晰反馈医疗及费用信息,增加医疗的透明度,让患者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局限性

3.1缺乏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支撑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区域的整体规划和统筹设计,医院信息系统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导致患者在多个医疗机构间的就诊信息难以整合,无法提取到院外用药史等完整的患者信息用于医疗安全干预[5]。

3.2医疗安全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是医院实现规范和高效管理的一种工具。医院信息系统不可能彻底解决医疗安全问题,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或者信息系统应用不熟练、不正确导致的医疗隐患,否则反而会降低病人的医疗安全。

3.3从医疗安全的角度,医院信息化本身也是一种不安全因素,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不健全、日常维护不充分、新员工培训不足,都可能导致新的医疗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葛国曙,葛建一,樊建花.床位管理视角下的医疗安全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31-33.

[2]梁铭会,杨婷婷,马丽平.典型国家医疗质量监管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6):2-5.

[3]沈韬.信息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9,4(11):57-60.

[4]童思木,沈崇德.危急值提醒医疗安全警示系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09,3O(2):42-44.

[5]冯阳,于广军,何萍,等.基于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医疗安全警示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0,5(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