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撤机后行无创通气患者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护理干预对撤机后行无创通气患者的应用

秦文

秦文(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99)

【关键词】护理干预撤机后无创通气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39-01

撤机是对初始SBT不能耐受的病人、对已经拔管,但在48小时内发生ARF的病人及对拔管后有重插管高风险者,可使用NIV作为治疗或预防性措施,但对于患者及家属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对治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减轻患者及家属不良心理及无创通气治疗的并发症,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或避免重新插管的风险,本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对25例撤机拔管后行无创通气患者及家属实施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实施方法

在无创通气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采用分阶段性、面对面、个性化健康教育,针对病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家属亲人配合程度及对治疗和护理的期望,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无创通气技术、其目的、意义及方法,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2健康教育

无创通气是预防和治疗撤机拔管后重新插管的重要环节,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及时评估患者,教会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并发症,从而避免或减少再次插管的风险。

2.1无创通气前的健康教育患者大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害怕效果不佳会重新插管,认为会妨碍呼吸,加重呼吸困难,产生濒死感而出现抗拒行为。此时要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介绍其优越性、安全性、必要性,解释使用的目的、方法,给患者示范鼻面罩的使用技术及紧急情况下(如咳嗽、咳痰、呕吐)连接和拆除方法,告诉患者护理人员会随时及时帮助其连接和拆除,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支持配合。

2.2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患者刚撤机拔管,感到喉部不适,应鼓励其少量多次饮水,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同时每2小时协助翻身、叩背,促进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3无创通气的健康教育与指导

2.3.1人机呼吸同步根据患者面型选择合适面罩,用四头带固定,以无明显漏气的最小张力为合适,以患者舒适为目标,在床旁看护、指导其深而慢的呼吸,教会患者随机送气二吸气,使其调节呼吸与呼吸机同步。

2.3.2保证患者与呼吸机回路密闭指导患者在治疗时必须保持闭口,达到密闭、舒适,保持螺纹管通畅,避免扭曲,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

2.3.3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多饮水,勤翻身,促进有效咳嗽、咳痰。

2.3.4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病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1]。

2.3.5加强营养支持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可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2.3.6预防并发症无创通气过程中由于气体易进入胃内而发生腹胀,同时面罩选择不合适或固定不正确易漏气,面部受伤而产生局部皮肤损伤。指导患者在呼吸机送气时,避免张口吸气,从而减轻胃肠胀气,教会患者通过按摩或鼓励翻身缓解腹胀,无创通气应避免餐后进行[2]。根据患者面型选择合适的面罩,在鼻梁及两侧颧骨旁用纱布或海绵垫或减压贴膜以减轻压迫。

2.3.7保持心境开朗引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分散其注意力,多与病人交流沟通,加强亲情支持,减少其孤独感,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

3小结

通过对撤机拔管后行无创通气患者实施了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自己掌握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随时进行护理干预,定期评估、督促、指导、帮助其自我护理,从而避免了重新气管插管,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实施护理干预.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杨春源.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