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的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的改进

诸永兴陈兆红

1.常州市德安医院;2.南京脑科医院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适合精神科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方法]以南京脑科医院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为基础,讨论形成初步改进方案在试验病区实验后总结出最终方案在全院推行。[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改进前的85%提高至95%;患者对护士的知晓率由改进前的80%提高至90%;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由改进前的88%提高至92%;护士对排班的满意率由80%提高至95%。[结论]该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分管床位改进模式是有效的,对护理工作和患者满意度均能起到双赢效果。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床位分管;改进

我国的护理模式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功能制护理到责任制护理,又从整体护理发展到目前的责任制整体护理[1],传统的护理排班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需求,为提高医院整体护理管理和服务水平,我院精神科病区于2016年9月份开始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经过半年多的运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通过学习借鉴南京脑科医院及其他兄弟医院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对现行排班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现状分析(2017年3月)

我院大多精神科病区在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上,只是机械的将病人平均分配给上白班的责任护士,且都为提前一周排好,护理管理者和责任护士未从根本上深刻理解和领会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从而未能很好的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具体工作要求,在成效上也未见明显改变。分析总结我院精神科病区在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上的主要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组织构架不全,排班松散主要表现在大部分病区无责任组长或有组长但组员不固定;无责任护士、责任组长职责,有组长的病区未发挥好组长的作用;

②周排班,未体现护士能级对应由于分管床位一周一排,未体现急危重病人的护理由年资高的护士护理的要求;

③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责任护士间无协作,只干自己的护理工作,常出现交班前责任护士抢电脑写交班或有些责任护士很忙但有些责任护士很闲的情况;

④每日护士代管的床位变动大每日代管病人较随意,变动较大,不仅加重护士熟记代管床位患者的负担,而且不利于个性化护理工作全面、连续有效进行,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一直徘徊在88%,护士对排班的满意率徘徊在80%。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脑科医院进行精神专科护士学习期间,进一步学习了南京脑科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排班模式,并把南京脑科医院较成熟的排班模式引入,同时结合我院特点进行改进、推行。

2.制定计划

2.1健全组织构架,成立改进小组

召开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改进讨论会议,成立改进小组,精神科科护士长任组长,精神科各病区护士长及精神科专科护士任小组成员;

2.2培训组员掌握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

由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南京脑科医院和其他兄弟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并进行讨论分析可以借鉴的方面;

2.3进行调研

调研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现行排班模式和床位分管上的不足、疑惑、意见、建议;

2.4制定初步改进方案

改进小组根据讨论的主要内容制定改进的初步方案,并组织精神科护理人员代表集体审议方案,确定基本实施方案;

2.5试行

在我院老年精神科进行试行初步方案3个月,并密切关注和检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改进的地方,并总结出较为成熟的最终实施方案;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2.6全面推行

在全院精神科推行最终的改进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检验、总结、改进方案。

3.实施计划

3.1修定责任护士及组长职责并进行培训

根据我院精神科的实际情况,结合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和其他兄弟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改进小组对老的排班模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制定相应的责任护士职责、责任组长职责,进一步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具体实施如下:

①责任护士培训

主要讲解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意义、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工作标准、护理要点、重点、组内配合协作和组间配合协作。

②责任组长培训

主要讲解责任组长的职责、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培训带教责任护士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指标、质控重点、工作分配原则要求、代管床位分配实施原则要求、低年资护士考核标准。

3.2改变排班和分管床位方法

护士长在排班上尽量使每日安排的各组责任护士数量相当,护士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换班的也需在本组内调节;分管床位原先由护士长提前一周排好,改为由责任组长按照每天的实际床位数和护理工作量排责任护士第二天的分管床位,并体现高年资护士分管急、危、重病人,低年资护士分管病情较轻病人的原则。

3.3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工作的落实

①责任组长工作的落实全面负责本组内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参加危重病人的护理,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工作,参加总查对医嘱,执行各种上报制度;负责护理质量的落实,检查、督促小组成员共同保证护理质量;负责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指导和示范性操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区管理[1]和护理质控,并将组内责任护士的表现和考核照实记录,与奖金绩效挂钩。

②责任护士工作的落实负责固定床位和代管床位患者的生活护理、治疗护理,通过对分管床位病人进行各类风险和自理能力的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并做好落实和评价,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提供专科病情观察及治疗用药、饮食、运动、心理护理、出入院指导等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3],对病人任何疑问在第一时间内予以解答处理。

3.4试行(2017.03.10—2017.06.09)2017年3月10日初步改进方案在我院老年精神科开始试行,期限为3个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召开改进小组会议进行讨论解决。

4.评价工具和方法

4.1评价工具

①患者对床位护士或代管护士知晓率

②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

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

④护士对排班的满意率

4.2资料收集方法

在我院老年精神科两个病区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分管床位改进模式实施三个月后进行调查分析:

①患者的调查随机抽查老年精神科病人对床位护士或代管护士的知晓率;向住院病人讲解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内容、填写方法,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由病人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文盲或填写不便者由调查者协助如实填写。

②护士的调查随机抽查N0、N1、N2责任护士和责任组长对管床和代管床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全体责任护士对实施改进后的排班满意度。

5.检查和改进(2017.6.10-2017.6.15)

5.1检查反馈

①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调查抽查12位护士对分管床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检查显示改进后11名护士对分管床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较改进前明显提高,有1名护士对分管床位患者不熟悉。

②患者对管床护士知晓率的调查随机抽查我科老年精神病人对床位护士或代管护士知晓率,检查示改进后患者对床位护士或代管护士知晓率较改进前有了明显提高,且患者对床位护士、代管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5.2持续改进

经护理部讨论,将改进后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进行制度化和常规化,向全院精神科推广,并制定相应奖惩机制,进一步激发护士的责任感,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

6.效果评价:

6.1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改进后使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加,工作做得更细致周到,护患关系也更加和谐。

6.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改进前的85%提高至95%。

6.3患者对护士的知晓率由改进前的80%提高至90%。。

6.4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由改进前的88%提高至92%,护士对排班的满意率由改进前的80%提高至95%。

排班和床位分管模式改进前后对比表

7.小结和体会

通过排班和分管床位模式的改进,责任护士和责任组长的职责进一步明确,责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学习热情、临床实践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责任组长的管理协调能力和临床实践考核技能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升,患者对护士和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责任护士的负担相对减轻,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童奥,朱慧娟,董淑华,等.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8):2781-2783.

[2]戴珩.护士排班方式与能级管理在MICU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1,8(4):73-75.

[3]吴燕红.扁平化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