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52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52例临床观察

王淑丽

王淑丽

(枣庄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77000)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36.53%,有效率51.92%,总有效率88.47%;对照组治愈率19.23%,有效率34.61%,总有效率53.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42.45,P<0.05)。结论: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自拟活血化瘀汤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356-0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由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发展而来,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性病的滋生蔓延、经期卫生不良、经期性生活,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各种妇科小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都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病变时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未引起重视,未治疗,迁延日久,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局部微循环障碍致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且不孕症及异位妊娠发生率增高,且反复急性发作。中医辨证以气滞血瘀为主,治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以往治疗效果均不满意。本研究拟患者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与单纯应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对比,证实口服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1]

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相关内容拟订:(1)部分病人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疲乏、月经不调、白带增多;(3)妇科检查:若为输卵管病变,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病变,子宫常呈后倾后屈位,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4)B超检查发现盆腔积液或包块。

1.2一般资料

104例均为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年龄20~45岁,平均30.5岁,病程3个月~12年,均有性生活史,治疗前1个月均未用抗生素或阴道冲洗。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活血化瘀汤加减:红藤20g、丹参20g、赤芍15g桃仁10g穿山甲10g败酱草20g三棱10g蒲公英10g党参20g延胡索10g山药20g甘草6g。水煎400ml,日一剂,早晚饭后15分钟温服。同时给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患者排空大小便后,侧卧位,取甲硝唑250ml与左氧氟沙星200ml,温热后,用大号导尿管缓缓注人直肠,10—15分钟注毕,早晚各一次,保留时间>30min,7日为1疗程,每月只用1疗程,月经期停用,下次月经干净2~3d开始下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单纯应用甲硝唑250ml与左氧氟沙星200ml保留灌肠,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用药期间禁止剧烈活动,禁性生活,避免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4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全身症状、体征消失,妇检及B超检查无异常,6个月内无复发;②有效:全身症状缓解,体征好转,B超检查未见盆腔积液及包块或包块缩小2/3以下,病情稳定;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减轻,检查B超前后无明显变化。

1.5安全性评价: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1.6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愈率36.53%,有效率51.92%,总有效率88.47%;对照组治愈率19.23%,有效率34.61%,总有效率53.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42.45,P<0.05)。

3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由于月经期、产后及流产后处理不当,不注意卫生或经期同房,胞脉空虚或平素体质虚弱,感受病邪,影响冲任二脉而致病。初发病时,热毒及湿浊邪气盛,往往是急性炎症反应。若日久则身体虚弱,出现精神疲倦、腰酸等全身症状,病势缠绵,呈慢性炎症反应。临床以湿热瘀结合气虚血瘀最为常见,两者可相互影响,造成气血运行不畅。宫外孕亦属气血阻滞,造成气滞血瘀使输卵管的蠕动功能减弱,孕卵输送受阻,造成孕卵在输卵管腔内着床。因此在治疗上,消除血瘀是关键。诸药合用可增强功效,充分体现了活血化瘀、消包块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证实活血化瘀药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加强炎性物质的吸收;清热利湿药能抑制多种细菌;药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因此笔者设计了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清热解毒、益气止痛。同时配合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直肠与盆腔组织器官部位相邻,直肠黏膜有极强的吸附力,灌肠药被吸收后能使药力直达病所,更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盆腔炎性分泌物的消散吸收和粘连组织的松解,灌肠后,药物可直接通过直肠粘膜吸收而作用于盆腔包块的局部,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药物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较全身用药轻,方法及操作简单,利于掌握,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因妇女内生殖器位于腹腔最低处,血液循环较慢,炎症吸收慢,同时由于慢性炎症局部组织增生明显,使药物不易被吸收,故治疗上单纯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满意且副作用大,而且反复使用抗生素有引起菌群失调的可能,因此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宜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