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防护下带电拆搭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线作业新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绝缘防护下带电拆搭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线作业新技术研究

王林春陶云春何建罗文军

王林春陶云春何建罗文军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在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作业技术的运行中,可以结合绝缘防护下带电拆塔的方式,在全面考虑综合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对于整个带电引流作业的技术,要思考多方面因素,减少停电带来的相关相应,因此,引流作业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作业新技术的运用,突出在输电管理中绝缘防护下带电拆塔技术的综合运行,并形成在整个技术控制中的整体创新,对于提升整个技术运行的综合效果都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绝缘防护;带电拆塔;35kv变电站;引流作业

随着电网设备的不断优化与供电输电技术的提升,在绝缘防护下带电拆塔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作业技术的创新中,要结合35kv线路的综合运用,突出在线路尺寸大小、导线交叉跨度重复的基础上,对整个带电引流作业的安全性形成全面的控制,更好的实现整个线路运用的规范化、科学化。

1概述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作业技术的运用现状

1.1配电绝缘线路快速带电塔引流作业

在35kv变电站设备引流作业的技术运行中,可以形成一种配电绝缘线路快速带电塔引流的方式,通过相关工作人员、杆上地电位作业人员、地面作业电工人员,在采用地电位作业的方式,采取的主要做事包括有申请停用重合闸、做绝缘隔离、剥离中相导线绝缘层等方式,可以形成不同作业之间的规范性模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弥补在绝缘斗壁手套直接作业的方式,增强整个电力供应的相应效果。

1.2绝缘防护下带电拆塔技术的运用

在对35kv变电站架空线路绝缘线路带电进行绝缘导线支线引流作业的基础上,在引流线的塔接与拆除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绝缘斗壁车进行作业管理,在进行抬升输送的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在绝缘斗壁车内进行绝缘手套综合作业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对绝缘防护下导线支线的引流线的拆除作业。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在居民小区台架、高压用户进户杆等方面,可以对整个地区线路设备的抢修形成相应的受限控制,在城市区域范围内的线路管理中,针对架空配电线路结构相对复杂的情况,其中对于同杆高低压或者同杆多回架设的现象,在整个线路的间隙控制中,形成对回转空间的整体安全风险控制。尤其是在配电网线路的绝缘化管理中,形成绝缘导线的带电拆塔、塔引流作业的方式,可以形成对35kv架空配电绝缘防护下综合功能的整体实现,可以增强整个变电站内设备引流作业的整体功能,都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3地电位作业法的运用效果

在35kv变电站设备引流作业的技术创新中,可以采用地电位作业的方式,在申请停用重合闸的过程中,形成登杆作业前检查并确认待搭通线路无负荷及无相间短路和接地故障,并向电力调度部门申请停用该线路重合闸,得到确认后杆上作业电工开始登杆作业;做绝缘隔离:采用地电位作业的杆上电工在杆上对两边相导线用T形绝缘导线罩进行绝缘隔离,并对作业范围内引流线摆动可能造成短路或接地的设备做绝缘隔离措施;然后使用兆欧表测量待搭通线路的各相间及对地绝缘是否正常,确定待搭通线路无负荷及无相间短路和接地故障;搭接准备:杆上电工用绝缘操作杆丈量三相引线长度,整理、截取引线,剥除待搭接引流线端部绝缘层并将非承力接续线夹下部安装在引流线端部,然后将安装好的引流线端部用绝缘锁挂杆挂在相对应的导线上;剥除中相导线绝缘层:杆上电工用绝缘操作杆将带电绝缘导线剥皮器头部挂上待搭接绝缘导线的待搭接部位并固定,拉动绝缘操作杆剥除导线绝缘层;⑤搭接中相搭头:杆上作业电工用绝缘装配杆将地电位作业非承力接续线夹送至中相导线挂好,挂上时动作迅速,然后旋转绝缘装配杆,从而使地电位作业非承力接续线夹固定悬挂在线路的母线上,移动T形绝缘导线罩恢复搭接处绝缘隔离;搭接两个边相接头:杆上作业电工采用如步骤④和步骤⑤相同的方法搭接第一边相搭头和第二边相搭头;拆除绝缘隔离措施:杆上作业电工将杆上的绝缘隔离设施拆除后下杆返回地面,恢复该线路重合闸。

2绝缘防护下带电拆搭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线作业新技术

2.1设备引流作业的综合线路控制

在35kv配网导线的综合架空线路运行中,要形成综合性的路线设计,其中导线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在架空线路的导线设计中,架空地线的设置围绕避雷线的综合管理,其中,普通线路架设一条线路,在绝缘子串的设置中,形成绝缘子串满足路线绝缘强度的需要。此外,在塔杆的配网过程中,塔杆应用水泥材质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相关区域的气候状况,了解配网中可能出现的相关自然灾害,更好的对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路径方案进行详细的优化。在35kv电缆线路的运行设计中,在进行优化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线路的穿越次数,这样可以全面节约成本,在方便后期管理与综合维护的基础上,对地质状况形成区域性的控制,减少在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形成排线。同时,在电缆线路布设的过程中,要形成与道路规划的一致性运用,减少道路改道的现象。电缆布设结合城市发展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融合,形成布线与城市发展的综合融入性。

2.2精准检测技术的线路优化方式

在勘测定位技术的线路设计过程中,要形成综合技术的运用,在勘测定位采用三点一线的经验方式,在35kv配网线路的设计中,在输电线路是直线的情况,可以形成眼睛定位的运用,同时,在保证定位准确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测绳与皮尺进行相应的定位,保证标杆位置上的合适与准确性。在确定包干位置的同时,可以采用三点一线的方式对标杆进行定位处理,在遇到转角的情况下,采用三点一线的方式用在另一线路标杆的定位之中,在地势相对平整的地方,对地质崎岖或者转角较多的地方,在线路测定上采取精确的测量定位方式,结合GPS、经纬仪等,有效的控制测量误差。

2.3现场引流作业的技术控制

在作业开始前我们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勘察作业现场,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能开展次类工作,如果能开展,要根据此结果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法。通过勘察发现本次作业现场位于一块开阔的农田,杆塔周围没有树木,且能见度好,对作业视线没有形成阻挡,田地平坦适合到作业地点是一条3m多宽的水泥路,认为适合大型车辆进入。作业开始前及作业过程中的气象条件和很重要天气晴朗,风力不大于10m/s,相对湿度小于80%,温度不到30℃,适合带电作业。作业铁塔,呼称高度为12m,上层横担长4.8m,中层横担长6.4m,下层横担长5.4m。导线为双回路鼓形排列。上、中、下相线间距为2.5米,导线为LGJ-150,引流线LGJ-120。根据这些条件认为使用斗臂车作为承载工具采用等电位和地电位相结合的作业方式进行比较合理。

3结语

因此,在绝缘防护下带电拆搭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线作业新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要结合带电拆塔技术的综合效果,在安全性能的优化过程中,可以形成电压等级带电引流作业的创新,在实践与理论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全面熟知整个作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针对一些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的基础上,对于引流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系数,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样可以提升整个技术控制,在绝缘防护下带电拆搭35kV变电站内设备引流线作业新技术运用中,对于整个配网供电能力的提升都将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宇.10kV自动化配网的设计及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1(04).

[2]刘笑园.长兴县10kV配电线路鸟害引起跳闸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S1).

[3]刘钊.10kV配网线路常见施工故障解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