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灾害以及防护措施徐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煤矿地质灾害以及防护措施徐鹤

徐鹤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地质测量科安徽淮南232000

摘要:煤矿作为国家主要的能源之一,其正常生产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开采生产过程中,会因为地质灾害原因影响煤矿生产,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关人员有必要对煤矿灾害进行防治研究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方法

1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1.1衍生性

在开采煤矿期间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并且会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而这就叫做煤矿地质灾害的衍生性。比如,顶板灾害属于煤矿地质灾害的一种,一旦发生的话,就会让地面发生坍塌的情况,并出现裂缝,这样会对农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还会破坏建筑物,另外地表径流条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2群发性

在开采煤矿期间,地质环境会遭到破坏。而煤矿地质灾害恰好是地质环境对自身所承受的损坏的相应体现。一定要关注的是,煤矿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群发性,会在不经意间发生集中发生。例如,如果煤层发生自然灾害,那么就会由于群发性的特点,而诱发出多起自然灾害事件。

1.3不可避免性及可防御性

受科技条件所限制,煤矿地质灾害在将来还会不断的发生。不过由于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规律性,同时还需要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能够出现,因此是可以提前做出预防的。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煤矿地质灾害是可以进行防御的。

14多样性

比如采煤塌陷以及矿区土地盐渍化等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灾时间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以及渐发性。而像顶板冒落这样的灾害则具有突发性,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强度却很大,因此特别容易形成大面积的破坏。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不同,所持续的灾害时间也会不同,因此煤矿地质灾害具有多样性的发灾持续时间。

2我国煤矿开采领域中的主要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

在我国煤矿开采领域中,煤矿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山体滑坡,瓦斯突出。矿井水突发,淹井以及矿区地面塌陷等类型,下面针对几种重要的煤矿地质灾害类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2.1煤矿地质灾害中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

在我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问题就是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煤矿开采中的过渡开采造成的。在我国煤炭生产领域,由于山体滑坡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2004年在我国重庆发生的山体滑坡煤矿地质灾害就是由于暴雨冲刷煤矿开采区,引发煤矿开采区山体滑坡,这样一起煤矿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对煤矿产生的严重的破坏,同时还殃及了煤矿周边的村庄,这样血的教训,我们在日后的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格外的重视,按照相关的规定以及规章进行煤矿开采,杜绝过渡开采,保护山体的安全。

2.2煤矿地质灾害中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在我国的煤矿生产区域矿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也时常发生。矿区的地面塌陷的发生不仅仅能够导致矿区出现严重的积水状况,同时严重的情况下还能够诱发并且导致严重的山体滑坡安全事故,严重的威胁到了煤矿周边的农用耕地。在2006年江西发生的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就是由于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矿井透水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这次地质灾害给煤矿周边的村庄带来了严重的安全事故灾害,大量的农房出现了裂缝等问题。

2.3煤矿地质灾害中的煤以及瓦斯突出的地质灾害

在我国煤矿挖掘的过程中由于煤炭中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瓦斯气体,一旦瓦斯气体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严重的瓦斯引起的安全事故,瓦斯突出地质灾害就属于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安全事故。在我国的山西省2006年发生的煤矿有害气体意外涌出安全事故就是由于在煤矿采掘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处理好煤炭中的瓦斯气体造成的瓦斯突出地质灾害安全事故,这一地质灾害造成了十八人身亡。因此在我国的煤矿采掘过程中要正确有效的处理好煤炭的瓦斯气体,避免类似的煤矿地质灾害的再次发生。

2.4煤矿地质灾害中的矿井突水地质灾害以及淹井地质灾害

在我国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项煤矿地质灾害就是矿井突水地质灾害以及淹井地质灾害。在此类煤矿地质灾害发生时,会严重的影响煤矿的生产以及运行,近些年我国的煤矿行业针对这一地质灾害已经有了丰富的预防以及应急处理方案,但是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还是时常发生煤矿的矿井突水地质灾害,这一煤矿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原因在于没有有效的处理矿井内部以及矿井外部的气压导致的,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针对煤矿采掘过程中的气压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最大限度的避免矿井突水以及淹井的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3我国煤矿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3.1在我国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

相关的地质灾害实时灵活的检查规章,同时按照规章中的要求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地质灾害检查。其次,在我国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要对地质灾害的相关内容进行大力的宣传,不断的提升宣传的力度,通过宣传的作用来不断的加深人们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

3.2在我国煤矿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煤矿企业要协同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布置以及管理工作

由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重大而又艰难的工作,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从而能够使得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不断减少。

3.3宣传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应当在矿区开采区域宣传地质灾害防范意识,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相关工作者应当对地质环境灾害的防治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必须进行观念的转变,不能只注重煤矿开采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其具有的负面影响。只有如才,才能有效的降低矿区开采所带来的危害,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经济效益。应当培养煤矿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并且应当对附近的居民进行安全教育,使人们学会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相关工作者可以运用媒体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宣传,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来开展防范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使地质灾害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

3.4建立科学治理模式

应当运用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不仅应当对煤矿开采进行合理的治理,还应当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的治理。必须对煤矿开采经济利益与地质环境灾害所产生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建立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在进行煤矿开采时,应当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够只注重经济的提升。应当着重保护树木资源,修建树立工程,保护水资源,从根源上解决山体滑坡与水土流失的问题,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建立环境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在进行减灾防灾工作中,应当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这是煤矿开采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中,应当对相关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与研究,使开采作用能够按照相关规范有序的进行。必须对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起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才能对煤矿开采事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应当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灾害来确立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束语

当下,由于在煤矿生产运行的过程中的过度开发以及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开采,导致了我国矿区出现了严重的岩层移位问题,这一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了我国煤矿区域的地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了我国煤矿承受的压力不平衡,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煤矿地质灾害问题。在矿区生产的过程中,煤矿的地质灾害问题不需要过多的赘述,其严重性已经非常的突出,很多的相关部门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我国煤矿开采以及开发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来有效的对煤矿地质灾害进行预防以及控制,保障我国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谢廷勇,白艳萍.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7(12):78-79.

[2]魏璐璐.浅析地质灾害评估的方法与程序[J].民营科技,2017(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