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赏识“学困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尊重和赏识“学困生”

郭淑芳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中华世纪城小学710077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中都有的,而且还是每位教师教书育人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教好学困生,是老师们不断探索的主题。

学困生普遍都非常的自卑,但他们又有很强的自尊心,极其希望有人关注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认同。但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又经常做错事,得不到老师、家长的喜欢,也得不到同学的认同,甚至不管做什么事都被人认为是错的,于是产生极大的自卑感。这时,学困生最需要教师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肯定学困生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一、满足孩子的心愿——赏识

学生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给予学生赏识,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学困生”其实并不差。他们之所以得不到认可,是因为没有向你期望的方向发展罢了。在某些方面,也许他并不差,甚至可能是佼佼者。因此,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及时表扬。

比如,我们班的高安安同学,由于基础不好,再加上上课听讲不专心,每次做作业时不是不会,就是错误很多。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每次上课时尽可能地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但是他的错题还是太多。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作业本上全正确,我就抓住机会,高兴地把他叫到跟前,用赞许的口气说:“你看,你这次一个都没有错,你真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学好数学的。”他兴奋地涨红了脸,急切地说:“老师,我还想做10道题?”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一会儿就做完了,并高兴地让我看。我端端正正地给他批上了“A+?”,并加了三颗红星,他高兴得一蹦一跳的。就这样,在我一次一次的鼓励和赏识下,高安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碰到不会的问题他能够及时地问我。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了。还有我们班的吴卓远同学平时在班里沉默寡言,学习成绩很差。一个星期也难得看到他举手发言。但是在家里做的作业总是很认真。我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于是我经常在适当的时机表扬他,及时肯定他所表现出的进步,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慢慢地我发现他变了,课堂上能看到他的小手,能听到他自信的声音,课间能看到他认真学习的背影。后来,在一次常规测验中偶然考了满分,我大加赞赏他的努力和刻苦,结果在以后的几次数学测验中他都能考优秀,变以前最不喜欢上数学课为现在很高兴上数学课。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多一点赏识,或许就因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它会成为孩子日后走向成功的基石!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对学困生少一些斥责,多一些赏识,相信在他们身上会出现更多的“奇迹”。

二、用赏识、赞美激发兴趣

善用赏识教育,有效的赞美,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我们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都曾发现:兴趣是学生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从而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记得去年的时候,有几名同学对数学的兴趣并不浓,数学测试成绩也不够理想,平时做作业能逃则逃、能赖则赖。其中有个三、四位同学,一开始对数学不仅不喜欢,甚至有点恐惧,他怕做作业、怕老师提问,对学好数学一点信心也没有。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时,尽量面批,在面批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分析错因,有问题及时指出。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在作业上,常用“真不错”、“今天有进步”、“你能行”、“好”、“很好”、“加油”、“努力”之类的话语。渐渐地,他们的数学成绩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我还“无意间”地在同学和家长、其他老师面前夸奖他们虚心好学。这使其中几个更加增强了学数学的兴趣!

三、用赞美、鼓励培养自信

在学困生遇到困难、挫折、失落时,信心从何而来,就是老师的夸奖和鼓励。学困生特别需要赞美,需要鼓励,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多鼓励学困生去相信自己,老师的赏识坚定了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才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教师要教育学困生学会面对失败,并且不怕失败。害怕失败会增加学困生的思想压力,本来能做的事也不会做了;害怕会让学困生产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丧失尝试的动力,以致长期处于无能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要让学困生宽容自己的失败,理解自己的失败,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逐渐建立起自信心,从而形成乐观、勇敢、快乐的健康性格。我班的课堂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大多是学困生,一般情况我都先让学困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回答经常让其他同学哈哈大笑,因为答案十有八九是错误的,甚至离题千里。这时,我的评价经常是:“你真爱动脑筋”,“你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很近了”,“谁补充一下他的答案就对了”等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里的一分子,自己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公平地学习。因为他们的回答所暴露的缺点,也正是我教学的起点。每堂课都让我清楚地知道知识点的落实情况,不需要等到改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当堂就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学数学堂堂清。因此,对学困生要鼓励、鼓励、再鼓励,有一点成绩,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赞美,从而促使他们受教育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对学困生来讲,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他们得到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善于发现学困生方方面面的“闪光点”,并要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学困生定会扬帆前进,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