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

/ 1

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

孙常青

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

孙常青(黑龙江省清河林区人民医院黑龙江清河150913)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032-01

肩关节后脱位非常少见,文献报道约占肩关节脱位的0.9%~4.3%[1],漏诊率高。我科自2001年以来接诊7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22~56岁,平均43.2岁。就诊时间2小时~3周,初诊确诊6例,1例3周确诊。本组均有明确外伤史,7例均为肩峰下型后脱位,其中1例合并肱骨凹陷性骨折。患者均有肩部疼痛,上肢强迫固定于内收内旋位或中立内旋位,肩部活动受限,以外旋活动受限为特点。

1.2影像学检查肩部前后位X线片见肱骨颈不同程度地“变短”或“消失”,肱骨头大小结节影像重叠,6例肱骨头内缘与肩胛盂前缘的间隙大于6毫米,穿胸位X线摄片,4例肱骨头完全脱出肩胛盂后缘,3例肱骨头部分脱出肩胛盂后缘。肩部CT扫描:可见7例肱骨头关节面均朝向肩后,4例肱骨头完全脱出肩胛盂,3例部分脱出肩胛盂,1例合并肱骨头凹陷性骨折。

2治疗方法

本组6例为初诊即确诊的新鲜脱位,手牵足蹬法外旋肩关节获得复位。复位后给予外展支架固定肩外展45度,轻度后伸,前臂外旋位,3周后解除外固定行肩关节功能练习。1例确诊时已达3周,予闭合复位,行外展支架固定。

3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24个月,4例肩部不同程度疼痛,2例肩关节外展前屈小于90度,1例外旋小于30度。根据戴尅戎等[1]制定的评分标准,总分大于85分为优,大于70分为良,小于70分为差。本组优4例,良2例,差1例。

4讨论

根据国内外统计肩关节脱位在四肢大关节脱位中居第2位仅次于肘关节。而后脱位发生率甚低,且后脱位漏诊率很高,防止漏诊的关键在于对肩部外伤要想到后脱位的可能,而且体检时要认真、细致。漏诊后延误治疗,将影响关节功能。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可能是造成漏诊的原因。

4.1发病机制后脱位极少发生与其局部解剖因素有关。肩峰与肩胛冈在关节后方形成一弓状骨性阻挡,防止肱骨头向后脱位。此外肩胛骨于冠状面形成45度角使关节盂向前倾斜,可防止

肱骨头向后脱位。直接暴力很少造成后脱位,间接暴力常为主要原因。只有当上肢处于强力内收内旋位时,加于肩关节前外方的暴力撞击或前臂向后上方传达暴力才可造成后脱位。根据肱骨头脱位后的位置可分为3型:(1)盂下型:肱骨头位于关节盂下方,此类少见;(2)冈下型:肱骨头位于肩胛冈下,此类亦少见;(3)肩峰下型:肱骨头仍位于肩峰下,但关节面朝后,位于肩胛盂后方,此类最常见。

4.2症状和体征肩关节后脱位后,没有像前脱位时那样明显的方肩畸形,Dugas征亦为阴性,肩关节活动受限也没前脱位那样明显,肩后脱位的典型体征为喙突和肩峰较正常明显,从伤侧侧面观察,肩前方变平,肩后方较为突出,肩部前侧空虚,患肩外展外旋活动受限。

4.3影像分析普通前后位X线片可以清楚显示出肩前脱位以及盂下型和冈下型后脱位。肩峰下型后脱位时,如果只拍摄肩前后位X线片,肩后脱位在X线正位片上常常表现为正常关节结构的假象,这是漏诊的主要原因。但仔细阅片仍可发现一系列相应改变:肩部前后位X线片可见肱骨颈不同程度地"变短"或"消失",肱骨头与肩盂重叠影像部分减小,肱骨小结节影像突向内侧,与盂前缘弧度失去平衡关系。此外肱骨头关节面与盂前缘及下缘距离增宽,肱骨头关节面与盂前缘距离大于6毫米时,即可诊断为异常[1]。高度怀疑肩后脱位时应加穿胸位片或摄腋位片,可发现肱骨头脱出肩胛盂后缘。必要时作肩部CT扫描,可显示肱骨头脱出关节盂后缘,且关节面朝后,还可发现肱骨头凹陷性骨折或关节盂后缘骨折。

肩关节后脱位极为少见,很多骨科医生从未亲自诊治过,没有考虑到这种损伤的可能。根据随访结果显示,新鲜脱位者愈后功能好,陈旧性脱位愈后功能差,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故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临床中应对可疑病例加摄穿胸位或腋位X线片,必要时做肩关节CT扫描,以防漏诊。

参考文献

[1]戴尅戎.肩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6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