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症状超声造影诊断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胃食管反流症状超声造影诊断观察

梁玉慧

梁玉慧(沈阳市大众医院110001)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利用胃超声造影探讨了胃食管反流患者体位变换时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通过我院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饮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后,采用平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超声分别观察不同体位下5min内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总反流时间。结果5min内反流次数:左侧卧位为(2.85±0.67)次,平卧位为(4.68±0.72)次,右侧卧位为(6.29±0.77)次,三种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流时间:左侧卧位为(3.53±0.82)s,平卧位为(5.46±0.93)s,右侧卧位为(6.75±0.88)s,三种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反流的次数、总反流时间比较左侧卧位反流程度最轻,而右侧卧位反流程度最重。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治疗期间或睡眠时,宜选用左侧卧位,检查时首选右侧卧位。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超声检查造影剂胃体位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07-02

胃食管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咽部,临床上容易忽视,未予及时治疗,由此可引起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即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体位胃食管反流的程度不同。本研究回顾分析了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超声表现,以探讨不同体位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通过胃镜或食管钡餐造影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患者73例,其中男51例,女22例,年龄18~79岁,平均43岁。

2、仪器与方法

2.1.仪器:使用G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电子凸阵探头,中心频率4.0MHz,加用自然组织谐波成像技术,使用机器自带自动优化程序以提高图像质量。

2.2.方法患者常规禁食8h、禁饮6h后安排在上午检查。检查前先将造影剂用开水每包调制成500~600ml均匀糊状液体,冷却后备用,患者将造影剂服下后即刻进行检查(造影剂量500~600ml)。每位患者均依次行平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检查,每种体位下超声对贲门周围区域观察时间为5min,对患者各种体位的反流次数及总反流时间进行详细记录。

2.3.反流标准:参照许道篙等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标准,反流持续达1min以上者,或5min内发生3次以上者为胃食管反流。

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均完成检查要求,超声清晰显示胃底、贲门及腹段食管,胃底造影剂呈均一高回声,无反流时贲门关闭,腹段食管内有时可见极少量造影剂高回声;有反流时贲门开放,可见造影剂自胃内通过贲门反流入食管,体位不同反流程度不同。5min反流次数及总反流时间结果见表1、2。

表1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同体位时5min内反流次数比较(x-±s)

组别反流次数(次)

左侧卧位2.85±0.67

平卧位4.68±0.72

右侧卧位6.29±0.77

表2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同体位时5min内总反流时间比较(x-±s)

体位总反流时间(s)

左侧卧位3.53±0.82

平卧位5.46±0.93

右侧卧位6.75±0.88

P<0.05

三、讨论

本组使用胃超声造影对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同体位时的反流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反流次数和总反流时间在三种体位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种体位5min内左侧卧位反流次数最少,为(2.85±0.67)次,平卧位居中(4.68±0.72)次,右侧卧位反流次数最多(6.29±0.77)次;总反流时间左侧卧位最少,为(3.53±0.82)s,平卧位居中(5.46±0.93)s,右侧卧位最多(6.75±0.88)s。

本组研究得出了的结论为,胃食管反流在左侧卧位时程度最轻,平卧位居中,右侧卧位最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有:①左侧卧位时胃内容物大量积聚于胃底,胃底受推压,His角略有缩小。His角具有防止胃食管反流的作用。角度越大,反流的可能性、反流的程度也越大;②右侧卧位时胃内容物多积于胃体窦部,胃底空虚,对膈肌食管裂孔处压力减低,增加了一过性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的可能性,而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发生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机制。

总之,不同体位对胃食管反流有一定影响,右侧卧位时反流程度最重,而左侧卧位时反流程度最轻。因此,胃食管反流患者在治疗期间或睡眠时宜采用左侧卧位,以减轻反流;而在筛查胃食管反流时宜采用右侧卧位,以提高本病的检出率。同时,胃超声造影无痛、无创、无放射线损伤及口感好的特点,使患者易于接受,可作为筛查胃食管反流首选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彭穗,陈旻湖,林金坤,熊理守,胡品津.体位对胃食管反流病酸反流模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3(06)

[2]陈甜子,柴佩,叶秀芳.超声在胃食管反流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1(10)

[3]张立新,陈兰亭.胃食管反流29例误诊分析[J].山东医药.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