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使用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高危药品使用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马杰敏1张新芳

马杰敏1张新芳2

(1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831100)

(2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中医科831100)

【摘要】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我院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护理用药缺陷进行调查分析,高危药品在使用中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故要严格按规范管理高危药品,减少或杜绝用药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311-02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发生护理缺陷86起,药物使用的护理缺陷56起,占65%,其中高危药品10件占药物不良事件的17%。其中胰岛素使用缺陷3起,化疗药甲氨蝶呤、长春新碱使用缺陷各一起,口服降糖药使用缺陷2起,造影剂碘比醇1起,50%葡萄糖一起。硝普钠使用缺陷1起。

2.高危药品发生使用缺陷的原因分析

2.1查对不严:护士执行时未执行查对制度,用错药品,或剂量用错。占40%。

2.2未按工作程序执行。用药过程未观察病人的局部及全身反应。占20%。

2.3对新药说明书科室培训不到位,护士对所用药品不熟悉,机械执行医嘱,造成药物用量严重超量,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占20%。

2.4科室药品管理不严格,标识不清,分类不明确也造成了用药的安全隐患。

3.对策

2013年中国药学会根据我国医疗机构实际用药情况,制订了我国的高危药品目录,对目录中高危药品进行了分类,要求严格按各级药品的管理规范进行管理。A级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和C级高危药品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亦须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加强管理。

3.1A级高危药品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每季)核查备用情况。

3.2病区除抢救车上可存放贴有明显标识的高浓度氯化钾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以外,其他区域一般不得存放上述药品。

3.3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4药学及护理人员调配和使用静脉用A级高危药品时必须注明“高危”,有双人核对并签字。无证护士不得单独配置使用A级高危药品。

3.5临床科室应在药剂科配合支持下根据各自用药特点,制定A级高危药品使用标准浓度和调配操作规范;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3.6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A级高危药品处方时,应认真核对病人信息和药品信息,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字迹应清晰,应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药房查询或拨打临床药师咨询电话,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

3.7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静脉用B级高危药品时必须注明“高危”,有双人核对并签字,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3.8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医生开具C级高危药品时,应认真核对病人信息及药物,避免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的书写错误;如有疑问应及时向药房查询,必要时须提醒护士注意。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3.9科室新药使用前,护士长要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药物的相关知识。

3.10组织护士学习医嘱执行制度及医嘱查对制度,办公班护士尽量安排高年资护士。

3.11高危药品使用后,要严格观察病人反应,特殊高危药品要详细写入医护交班报告中,做好病情的动态观察。

4.讨论

我院2013年4月起严格按中国药学会制定的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对全院高危药品进行了规范管理与培训,护士对高危药品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2013年4月起对高危药品使用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定为严重护理缺陷,加大了处罚力度,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使用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二季度全院用药护理缺陷中未发生高危药品使用缺陷。

参考文献

[1]临床护理差错分析与对策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付惠芬

[2]护理差错的分析与启迪南方护理学报韩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