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向凤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向凤霞

向凤霞

重庆市渝中区绿化维护管理处,重庆40001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今社会人们对高质量居住生活环境的追求,不断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人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显得愈发重要。这就引导城市规划的趋势愈来愈倾向于生态化、自然化,生态园林成为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就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思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内的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众多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经验、技术以及人员等各种因素发展飞快,虽然在经济上有所发展,但是相关生产和生活活动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生态环境被提高了十分重要的高度,人们生活观念也逐渐进步,对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都有了新的看法,希望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1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概述

1.1城市生态园林的提出背景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面积和质量都在不断取得新突破和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群体都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对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太过重视城市园林的景点建设和太过重视绿地指标等片面性问题,影响着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1.2生态园林的涵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园林是为了构建环境舒适度高、结构稳定性强、生态灾害低的良性园林环境,在规划设计中遵循生态学的理念原则,协调园林景观与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生态园林是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的新发展,是现代园林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园林要素如建筑小品、广场园路、山石水体等的合理布置,并因地制宜地在合适地点配植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等植物,形成一个平衡稳定的多元化生态群落,构成适宜居民休闲游憩的空间,从而改善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环境。根据生态园林的涵义,理想化的生态园林包括:良好的植物群落、科学的配植方式、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

2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具有生态效益。做好城市园林规划工作不仅能保护好生态环境,还有利于人体健康。比如:树冠能遮挡日光照射: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降低附近的气温,空气的温度得以提高:树木能阻挡大风对流,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进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树木绿地可以使噪声减弱等。(二)具有经济效益。园林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能提高附近建筑物或土地的价值,推动旅游事业和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可兼行生产某些果品、洗草,药材,花卉,种苗等作为商品销售。(三)具有社会效益。现代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能为人们提供一些可以休息的场所,如风景名胜区、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而居住区的绿化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带来诸多改善,还有修养身心的作用。不仅如此,当有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城市园林绿地还可以被当作疏散和避难所。(四)城市园林的功能与作用。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将现代园林建设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园林的立足点已经不再被花草树木创造的美所局限,而是将其目标放在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上。因此,现化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更要创造出适合城市人生活居住的良好生态环境。

3城市生态园林的基本原则

3.1自然原则

园林创作应以自然生态的原则为设计基础,单调的植物排列,亦或重复的景观小品堆砌,都无法表现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相融相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中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出的创作宗旨。强调园林应顺应自然,使人为美融入自然美,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学美观,是对质朴、清新自然美的审美追求。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混凝土中人造景观居多,想要回归自然美感,首要的任务就是减少硬质景观,增加植物比重。立足自然,重拾自然美,基于该设计理念,在充分展现自然本真魅力的前提下,巧用艺术手法将人工雕琢的形式美与原生环境的自然美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构建一个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态居所。

3.2规划统一原则

以绿化为基础,以园林绿地增加、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目标,这是当前生态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应紧密的结合起防护绿化、街道绿化、公共绿化、生产绿化等几个方面,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区城性的绿色生态网络。

3.3低碳原则

低碳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园林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部分,在城市建立低碳园林是保护城市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低碳园林不仅仅是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后期的运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更要注重二氧化碳的吸收转化。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们目光长远,不能只局限于眼前效益,要充分认识低碳材料的长效性作用。设计选材时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重视耗能低、运行周期长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在园林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虽然其前期安装投入成本高,但是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维护费用低,节省了电费,长期受益。可循环利用设备的投入,有利于实现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园林系统提供循环能量,如雨水收集再利用、污水废水处理、枯枝落叶处理成植物肥料等。此外,城市园林的建设中,还应合理利用植物的碳汇功能。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进行最优的复层绿化结构配置,协调各个植物的固碳能力,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创建低碳、高效的园林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应以自然式种植为主,优先选择高固碳植物,打造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空间结构,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4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思路

4.1根据城市特性,明确规划思路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过程中,要明确规划思路,通过所规划城市的特性来决定的,利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寻求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各个人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来创建人性化的规划思路,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有关知识对城市中河道等现状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4.2园林方案设计的步骤

(一)(1)吸收方案,建设任务书、现场实地踏勘,同时收集相干基础材料:提交初步方案文本,提出总体构思及方案目标:以供业主认可:(2)编制详细方案并召开评审会。由业主组织的专家评审组集中时间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落实调剂和修正工作:(3)进行扩初方案建设并提交工程概算;(4)再次踏勘园林基地,提出施工图的具体设计方案;施工图预算编制和施工图的交底。(二)生态园林方案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1)关于绿化的功效考虑;(2)进步园林作品的艺术品味。

4.3合理布局,建立生态群落

在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过程中,要将生态恢复理论和技术应用到生态群落的建立工作中,同时在对一些道路、公园等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美、彩等方面的内容,还应积极构建多层次、功能多样的植物生态群落。

5结语

城市生态园林是一个统筹设计,需协调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美,更应强调生态效益和功能要求。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创造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霞.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工业C,2016(1).

[2]蔡明丽.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