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配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建议

刘刚1王伟东1施夙懿2

1.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甬城配电网建设分公司浙江波市315000;2.宁波环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本文根据企业多年来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及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归纳出涉及临时用电四大类常见隐患,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计算负荷、合理接线、配齐设备、接地保护、动力与照明分设、安全电压、加强培育、完善制度等八个方面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时用电的安全水平,促进整体工程的安全。

关键词:临时用电;安全;电源

一、临时用电常见的隐患

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虽然经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建设部已经改为住建部,但这个规范继续有效。根据这个规范,里面规定了“施工方在施工前必须严格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等”。实际情况是,有些施工企业并没有把这个规范严格地执行到位,也有可能不够对施工用电问题引起重视,编写的施工方案中涉及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基本一样,没有考虑特定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措施,因此缺乏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临时用电多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作业人员可能误认为“三相四线制”电源,漏接保护接地线,其他如电线老化、绝缘破损、无防水措施等也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电动工器具外壳绝缘不达标或破损、施工机械损坏地下电缆、用电控制箱或误碰开关等也是安全隐患。临时用电配电箱不规范,没有严格执行“四个一”(一箱、一机、一闸、一保护)的规定,不重视配电箱的防潮、防雨、防水和外壳保护接地等措施。施工现场点多面广、人员和设备流动性大,没有对临时用电设专人进行看护,也是较大的隐患。

很多在作业现场出现的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具体在对临时用电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不按规范进行操作的现象,也有相当多的施工人员对电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也不懂临时施工用电的规范。虽然大多数从事电力施工的企业都制定了一些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如果对照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就会发现可能存在很多纰漏,这样机械性地去执行的话执行力是不能够到位的,安全管理效果也是不明显的,而且也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的针对性培训,导致作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偏弱。

临时用电的配电线路系统容易出现错误,比如:三级配电分级不合理,没有做到到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各级配电的间距过长、电缆材质老化、电线颜色混淆、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把上一个工程完工的电气设备、电缆等用到下一个工程,导致内部接线大小不同、铝铜混用等等,这些也都是安全隐患。

二、临时用电主要安全措施

计算负荷。要对临时电源所供的用电设备进行统计,并考虑同时系数,合理计算临时用电负荷。根据所涉及到的用电设备,找出这些用电设备的等效负荷,从满足热稳定条件来校验负荷。通过负荷计算与校验,再来确定线缆大小,如果需要采购铠装电缆的,则在施工现场配电线路采用埋地敷设,并外包防护套管,敷设路径应设有明显路径标识和警示标识。

合理接线。从总配电室到一级配电室再到各个分配箱路线要清淅,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在分线的时候三个相线,一个零线,一个地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一一区分开来。按照规范要求,各个相线的颜色如下:黄色为A线、绿色为B线、红色为C线,淡蓝色为零线(N线),黄绿双色为接地线(PE线)。各分配箱位置也是按照开关箱的位置及周边作业环境设置,30米为各开关箱与总配电箱的距离极限,不要超过,各开关箱离用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也是在3米以内,这样可使开关箱和设备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配齐设备。在三级配电中,总配电箱与开关箱必须要设有漏电保护器,总配电箱的漏电动作电流要大于30mA,动作时间要大于0.1s,两者乘积不大于30mA•s,开关箱的漏电动作电流不能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能大于0.1s。充分考虑各分配电箱的用途,以及作业现场的条件与环境限制,选择了透明可见的电器装置。每个电箱都统一作了标记,电箱内的分路也作了标识用途,电箱的进出线统一从箱底进出,各分路成束进出,并配有日常检查维修记录。一个开关箱设一套配电保护装置,使“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经验设置能够得到满足。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指的是将电气设备接地极和不带电金属外壳间的电气进行连接,以达到保护目的的方法。它的保护原理是,当人不小心碰到带点金属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要远大于导线电阻,所以大部分的电流会经过接地线流到大内,只有少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在这个时候主要对导线的电阻进行控制,保证它的电阻鉴4欧姆,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但是如果供电系统采用T供电形式,使用这种保护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还有可能引发触电事物,所以这种保护方式是具有很大局限性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且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接地线不再做电气连接。再次重复接地线只会与PE线相连,PE线单独敷设。接地装置根据土壤干燥或冻结季节变化,采用两根以上的角钢做接地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除了配电室处做重复接地除外,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分配箱与末端处也做了重复接地,用检测仪器检测好并做好记录。在钢筋加工棚、模板加工区等设备集中的区域,做好电气设备接地的检查以及设备保修记录。

动力与照明分设。动力设备与照明要分别设置回路,各自配置漏电保护装置。为了控制乱接乱搭现象,一方面分配支路尽可能考虑现场作业需要用到的设备,留有备用支路;另一方面,做好防护,各配电箱均设有防护棚,配备有专人专锁。

安全电压。从定义上,安全电压是指这样一种电压:作业人员在不佩戴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时不会对人体各部位造成损害的电压;从数值上,一般≤36V。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在某些特殊的施工现场,照明电压要选用安全电压,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如人防工程、隧道、有导电粉尘、高温或者是当照明用灯具和地面高度不高于2.5m时,照明电压≤36V。

(2)照明设备周围有带电物体、易触或者是潮湿物体的场所,照明电压<24V。

(3)如施工所在的地面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场所的湿度比较大、施工所在的场所内存在金属容器、锅炉等设备时,照明电压<12V。

加强培训。要坚持临时用电操作人员要从电气专业人员中选配,并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进入施工现场前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橡胶鞋和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等。除此之外,单位还要定期对员工进行用电安全培训,举办一些安全用电讲座,使每位施工人员都能提高自我用电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事故的发生。

完善制度。对于现场安排应该做到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如果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就必须要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进入现场前,需要检查一些用电设备是否存在漏电及高压过电情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在醒目的地方,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带电线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问题,以防突发事故。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如果在现场对用电的一些方面能做好防范措施,并且针对现场突发的一些用电事故能作出有效且及时的控制,就会避免很多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具有临时性、移动性、多变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现场施工的临时用电布置时要严格按照临电施工组织设计逐项落实各类措施,并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做好用电安全技术交底,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现场临电的正常使用,确保安全无事故。在施工过程中用电安全一定要由安全专职人员负责,控制施工过程,保证用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