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腹膜后血肿(RH)的诊治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RH)的诊治方法

赵雄齐

赵雄齐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二科6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结果在45例患者中,盆腔型9例、肋腹型11例、中央型12例、复合型13例;单纯腹膜后血肿13例、合并肝破裂5例、合并脾破裂3例、合并肾挫裂伤5例、合并肺叶损伤3例、合并小肠破裂2例、合并胰腺挫伤2例、合并骨盆骨折5例、合并腰椎骨折4例、合并胸椎骨折3例。结果13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32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在45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脏器功能衰竭3例、膈下脓肿2例、肠瘘2例、胆瘘1例,并发症率为17.78%;44例患者血肿消失且成功出院,治愈率为97.78%;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22%。结论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中,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临床诊断有利于为患者的临床康复;根据临床诊断结果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创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断;治疗

前言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RH)通常伴随着大出血及其他脏器功能损伤,病情较为复杂且危急,因而给临床诊断、治疗较大的难度,容易带来误诊的风险[1]。如何提高创伤性腹膜后血肿临床诊断准确性成为当前该病临床治疗工作中的热议话题。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为当前的创伤性腹膜后血肿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5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在45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19~73岁,平均42.65±5.80岁;交通事故伤17例、高空坠落伤13例、锐器穿刺伤7例、外力挤压伤8例;闭合性损伤24例、开放性损伤21例。所有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腹部出血、疼痛等症状。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观察患者出血、疼痛、受伤部分及生命体征,询问其受伤原因、时间等情况做初步的病情判断,判断其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可能性。使用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Pro型32排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CT检查,指导患者取平仰卧位,从患者剑突至髂前上棘部位进行来回的扫描,对可疑部位增强CT扫描并做好相关的病情记录。

1.2.2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给予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如患者为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患者则给予其保守治疗,给予止血、化瘀、扩容、血肿部位引流等常规治疗。手术治疗患者则根据脏器受伤程度及手术指征情况给予其相应的肝脏修补、脾切除及小肠修补术等;根据患者的血肿部位在腹部作一Kocher手术切口,检查第1、2段的十二指肠情况,对患者受损脏器作常规的切除、修补处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

2.结果

2.1诊断结果

经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在45例患者中,盆腔型9例、肋腹型11例、中央型12例、复合型13例;单纯腹膜后血肿13例、合并肝破裂5例、合并脾破裂3例、合并肾挫裂伤5例、合并肺叶损伤3例、合并小肠破裂2例、合并胰腺挫伤2例、合并骨盆骨折5例、合并腰椎骨折4例、合并胸椎骨折3例。

2.2治疗结果

根据45例患者的诊断结果给予13例患者保守治疗,32例患者手术治疗。在45例患者中,出现脏器功能衰竭3例、肠瘘2例、胆瘘1例、膈下脓肿2例,并发症率为17.78%。结果经过治疗44例患者血肿消失且成功出院,治愈率为97.78%;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22%。

3.讨论

3.1临床诊断分析

在腹部创伤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挽救患者的生命的关键。随着临床检查设备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临床创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诊断中应结合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2]。患者入院后,首先应及时了其受伤的部位及出血情况、了解其受伤的原因及时间等;其次,根据其出血情况、生命体征,初步判断其创伤的程度及患者为腹膜后血肿的可能性。最后给予患者CT、B超等快捷、迅速的影像学检查作进一步的确诊,确定患者血肿位置、大小及脏器的损伤情况,进而确定治疗方案[3]。本研究对45例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盆腔型9例、肋腹型11例、中央型12例、复合型13例;单纯腹膜后血肿13例、合并肝破裂5例、合并脾破裂3例、合并肾挫裂伤5例、合并肺叶损伤3例、合并小肠破裂2例、合并胰腺挫伤2例、合并骨盆骨折5例、合并腰椎骨折4例、合并胸椎骨折3例。给予患者临床诊断有利于明确患者的受伤部位、脏器受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3.2临床治疗分析

临床治疗应建立在对腹部创伤性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上,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给予其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如患者未单纯性的腹膜后血肿,病情较为稳定,则给予其止血、扩容、引流等保守治疗手段。如患者合并脏器损伤、骨折等,同时符合手术指征则给予其相应的手术治疗,修补受损脏器,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等。此外,腹部创伤性患者通常伴随着大出血、休克等情况,因此应给予患者及时的止血、输血、补液等治疗,改善其失血状况[4-5]。本研究13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32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在45例患者中,出现脏器功能衰竭3例、肠瘘2例、胆瘘1例、膈下脓肿2例,并发症率为17.78%。44例患者经过治疗血肿消失且成功出院,治愈率为97.78%;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22%。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治中,给予患者及时有效临床诊断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根据临床诊断结果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时兢,丁忠阳,徐进宇,等.创伤性腹膜后血肿75例临床分析[J].医疗装备,2014,27(12):40-41.

[2]郝玉芝,王利民.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8例诊治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4,35(03):238-239.

[3]王灿.CT对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05):648-649.

[4]王占龙.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02):59-61.

[5]黄向辉,丘革新,郑伟,等.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治疗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04):68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