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科技从严治理大气污染,重体验全力推行“清单”教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强科技从严治理大气污染,重体验全力推行“清单”教培

葛大平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严格,本项目地处天津市宝坻新城北部,近临北京和河北,属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天津市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强化扬尘环境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落实“六个百分百”文明施工要求,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化;教育培训

一、项目介绍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及其配套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共规划五期,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4.19平方公里。工程内容包括16条道路、高中压调压站、热源厂、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车场、公园建设,以及16条道路的给中水、交安、电信、照明等机电工程,公园机电,高中压调压站,新建热源厂等施工内容等。合同工期2017年6月3日至2021年3月31日。

二、项目主要风险分析

1、项目地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要求高,施工管理难度大。

(1)项目地处天津市宝坻新城北部,近临北京和河北,属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天津市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强化扬尘环境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落实“六个百分百”(工地周边100%设置围挡、物料堆放100%苦盖、出入车辆100%冲洗、建筑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土方施工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文明施工要求,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地区性联防联控相关要求严格。

(2)项目以创建“天津市文明工地”和“海河杯”项目高目标定位,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要求高。

2、人员流动性大、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频率高,管理难度大。

(1)本项目属于市政道路及配套施工项目,分包施工单位管理水平普遍较差,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大。

(2)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量大、使用频率高,作业危险性大,除持证上岗、过程监护管控外,对移动机械进行定期环保检测,检测不合格的禁止进入施工现场,日常动态管理要求高、难度大。

三、管理思路

按照公司“14543”(一个目标、四条主线、五个挺前、四张清单、三道防线)安全管理理念,结合项目实际,本项目以安全体验、教育培训和大气污染、扬尘治理为重点,以风险管控为主线,从严、从细,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使项目安全生产、大气污染和扬尘治理工作平稳受控。

四、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

开工初期,项目部积极做好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策划,严抓主体责任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前置,强化过程管控,建立信息监控、预警和响应机制。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科技力量,严格过程管理,强化大气污染治理。

项目部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在办公区域建立扬尘视频监控中心,在施工区域内设置22个视频监控点位和3个扬尘监控点位,对道路施工现场作业面、大型机械设备作业及其他重点施工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和数据监控,超限报警。对施工场地文明施工和扬尘治理实现信息化和动态管理。

项目部依据监控信息,严格施工过程管理,及时采用雾炮喷淋和洒水设备对施工扬尘和动土作业进行喷雾抑尘,对裸露土方、建筑垃圾进行及时苫盖;同时监控出入现场车辆冲洗情况,对违规行为及时管控,确保出入工地现场的车辆不带泥上路。

2、加强信息化预警,形成两级联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项目部强化大气污染信息化预警机制,按照“统筹、协调、联动”原则将扬尘视频监控系统与分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并轨:由公司应急管理中心专人跟踪现场PM10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做好预警系统运行过程监控,形成公司与项目两级联动响应机制,对严重污染天气等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处置。

项目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工作部署,严格应急响应,设专人落实洒水和雾炮喷淋等降尘措施,洒水车、雾炮喷淋设施处于随时待命状态;通过现场PM10监控设备分级预警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停止全部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渣土运输等作业,实施降低扬尘措施;同时动态监控控现场重点部位裸土苫盖措施,确保100%覆盖到位。待监控预警全部解除后恢复正常施工。

3、推行员工安全体验教育常态化,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项目为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针对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建设安全体验馆,分区域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劳保用品、灭火、安全用电、急救、安全帽撞击、安全带使用、洞口坠落及防护栏杆推倒”效果演示,实地模拟施工现场环境,让作业人员清晰认识和了解各施工部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项目部将安全体验和教育培训相结合,推行“清单”化教育培训:

1)入场教育:新员工进场时,先进行安全体验,让新入场作业人员体会安全试验后再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等培训教育,让“我要安全”成为主动意识;

2)日常教育:依据当日生产活动内容,由班组长利用班前会针对性进行安全体验,使作业人员充分掌握当日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和技能,实现“我的区域安全我作主”的安全管理常态化;

3)专题教育:针对隐患排查的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专题教育,充分利用安全体验馆进行安全意识强化教育培训,利用一周时间对责任人进行重复培训和重点监控;针对分包队伍责任人、班组长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行“周体验”,让队伍管理人员将安全意识深驻脑海,真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4)全员教育:针对项目管理人员按月度进行安全体验,依据各管理人员进行专项体验,尤其是技术人员,通过安全体验,深刻体会各主管区域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对发现的不足,及时通过设计变更,优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确保安全,让“一岗双责和履职尽责”入心入脑,落实到位;

项目部充分利用安全体验馆,着力推行“安全体验”,实现安全教育培训清单化和常态化,让各级员工在施工作业的不同阶段进行亲身体验安全风险,深刻认识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的重要性,让作业人员将“我要安全”扎根于心,做到作业守规、安全操作和“四不伤害”;让技术管理人员将“三同时”意识主动落实施工全过程;让各级负责人做到“安全第一、主动预防”,时时讲安全处处管安全;通过安全体验,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各级人员安全基本功,基本实现教育培训和安全责任挺在风险管控前面,将“14543”安全理念在日常管理上落地生根,保证生产安全,实现“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五、结束语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市政基础设施一期及其配套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将继续强化“14543”安全管理,落实“三基四化十二到位”(安全管理基层、基础、基功;安全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安全总体认识、风险识别分析策划、体系制度建设、安全措施落实、有效刚性培训、资源配置、组织与能力、动态监督检查、奖惩机制、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总结和吸取、安全文化建设到位)理念,加强安全基本功培训,夯实安全基层、基础管理,确保项目安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