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王志强

王志强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本文主要从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概述角度出发,阐述了地基施工概况及意义,论述了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概况及特征,叙述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引言

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由于我国地形地形环境比较复杂,导致不同地区的土质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依照实际的基础情况来实施。应用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基础工程质量,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概述

1.1地基施工概况及意义分析

地基施工主要通过夯实、热化学、排水、挤水等相关措施来促进建筑工程地基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并依照工程施工实际状况来应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防止发生地基变形状况,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满足相应的施工标准。对此地基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优化地基剪切性,提升建筑土层压力后的稳定性,通过提升地基抗压能力来促进土层压力降低被,防止建筑地基受到不良影响,第二,加强地基透水性提升,依照地下水运动规律来降低地基的负载,避免因水透过地基发生浸泡情况,保障地基强度和稳定性。第三,保障地基压缩性提升,通过压缩性优化来避免发生地基沉降现象,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来确保地基模量提升。第四,优化地基动力特征,防止工程在发生地震情况出现砂浆液化情况,导致地基承载力和强度大幅度降低。综合分析,从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工程地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1.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概况及特征分析

第一,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但由于我国地形地形环境比较复杂,导致不同地区的土质存在巨大差别,其中主要包括淤泥土质、冻土、杂填土、黄土等,导致基础工程施工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依照实际的基础情况来实施。第二,由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和设计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工程容易发生倒塌和开裂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对此,要应用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基础工程质量。第三,基础工程表现出基础工程和其他部位工程事故处理问题,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首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处于地下施工部分,一旦发生事故,对整个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大幅度增加,其次,由于基础工程需要承担整个建筑工程的荷载,因此,一旦发生基础工程事故,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工程性能和结构受到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大幅度增加。第四,一旦基础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要对基础工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有效保障。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换土垫层与夯实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第一,换土垫层施工技术主要用于一些地基比较软弱的工程,该类地基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基础下持力层比较软弱,导致地基难以达到上层荷载要求,在实际应用和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将建筑物地基下面一定深入的软土层挖出,并有效应用抗腐蚀性、回填强度高、压缩性低的施工材料,例如比较常见的粗砂、碎石、卵石、矿渣、石屑、灰土等材料,从而以分层夯实的方式来增加地基持力层强度,从而为整个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第二,夯实地基法在实施过程中要主要是利用相关的起重设备来发挥作用,通过将有关设备上升到一定高度,利用重力的作用,通过自由落体的方式发挥夯锤的夯实作用,确保地面能够承受相应的冲击力,提高其整体的硬度,为地基加固提供有效保障,同时还涉及强夯法,该技术在应用主要利用重锤的自由落体来冲击地面,从而起到夯实地基的效果,为整个地基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2挤密桩与深层密实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挤密桩施工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涉及两种施工方式,第一种为灰土挤密桩,该方法在应用主要通过锤击的方法在土中打入钢管,通过侧向土体的方式获得桩孔,然后拔出钢管,将灰土填入桩孔当中,然后对其进行夯实,通过地基物质的复合型处理来提升地基的强度,确保其能够承担相应的荷载。第二种为砂石桩,主要是通过振动和水冲的方式在地基中成孔,然后在孔中压入砂卵石,通过结合砂卵石来提升桩体的密度,确保周围土层密度有效提升,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其次,深层密实施工技术在应用主要包括振冲法和深层搅拌法两种方法,振冲法在应用主要利用通过吊起的振冲器以及潜水电机来实现偏心块的启动,通过高频率振动的方式来形成孔,然后在孔中填入相应的砂石骨料,然后利用振动器的振动夯实砂石骨料,从而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深层搅拌法是固化水泥浆,通过相应的设备来对其进行搅拌,从而实现固化剂和软土的进一步反应,最终获得高稳定性、高强度的水泥加固体。

2.3预压技术和排水固结技术分析

首先,预压技术主要是利用钢管在软土地基或杂填土中进行打孔,将设置的排水桩作为排水通道来使用,从而并设置相应的砂垫层,实现横向排水的效果,通过将预压施加到砂垫层上,从而将地基中的水排出,从而进一步防止建筑物发生沉降现象。其次,排水固结施工技术在应用时,主要用在加固和地基处理方面,通过排水和加压的方式;来排水孔隙水,其中加压徐彤涉及堆载法、直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以及联合法,从而有效提升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为整个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4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究力度,从而积极应用新型的施工技术方法,依照不同的地质应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方法,例如在处理淤泥基底过程中,要尽可能防止发生扰动地下水位现象发生,主要是因为与淤泥沙地质松散度较大,容易导致出现低级坍塌等情况发生,对此要积极采用透水性能比较强的材料,并依照实际的施工要求和规范来规划换垫层的高度,从而为整个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供有效保障。在针对软弱地基时,要确保浅层软弱地基处理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如果整个工程没有特殊的要求,尽可能应用换添垫层的方式来保障地基施工直连,合理控制粉煤灰垫层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汗水量,分别控制在2%和4%以内,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基坑排水工作,防止出现浸水情况,从而有效提升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依照工程实际情况,全方位探究施工区域地质情况,从而依照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基础措施,确保地基稳定性和荷载能力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合理应用基础工程施工基础,依照不同的基础工程要求来采取有效施工措施,从而为整个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报站。

参考文献:

[1]张晨.公路桥梁工程项目软土地基施工关键技术与实施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7(2):80-80

[2]韦开方.浅谈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常用施工技术及其处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00031-00031

[3]康勇士,于海珍.现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9):255-255

[4]徐耀军.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6(36):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