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打开孩子的学习之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6
/ 2

幼儿教育——打开孩子的学习之门

莫晓琴

格尔木市八一幼儿园青海格尔木816000

摘要: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和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都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完善学前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的性格,对世界形成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幼儿教育;身心发展;解决对策

引言

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1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1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大多数幼儿学前教育结构在对幼儿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学。但由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性格还未定型,仍处于性格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养成阶段,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于课堂,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无法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有家长由于不认同这样的教学模式而让孩子回归家庭教育。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会对孩子的天性造成压抑,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式教学,教授内容固化缺乏新意。

1.2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无法衔接

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虽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但是在对于事物的理解和分辨方面的能力较为缺乏。幼儿的主要成长环境就是家庭和教育机构,但却存在一些家长的教学观念与幼儿教师的观念不一致,双方缺乏沟通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幼儿在家庭中和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间出现矛盾,使得幼儿产生迷茫的心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无法得到一个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得学前教育无法发挥其作用。

2新时代下的幼儿教育教学模式路径

2.1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新时代里,教师只有不断的在教学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现如今,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2.2幼儿绘本教学

1)启发幼儿对绘本中蕴涵情感的认知。在幼儿绘本教学中,不但需对幼儿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还需对幼儿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情感体会能力进行培养。幼儿思维并未完全成熟,教师需主动引导幼儿对身边生活进行观察,并同时发现生活当中的美,从而提高幼儿审美和感悟的能力。绘本中大都蕴涵各自专属情感,有些绘本看上去较简单,实则却有内在的深刻思想。所以教师不但需教授幼儿基础性的知识,还需主动指引幼儿阅读和理解绘本内容,从而领悟作者写作时的情感,使幼儿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绘本,真正达到情感教育。2)教师要认真钻研绘本,精心设计活动,使语言技能训练贯穿活动之中。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前需要认真地研究绘本教学,从幼儿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幼儿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当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发言,通过阐述自己的看法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置提问的方式进行绘本教学,加强课堂上的参与率,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贯穿到活动中,培养每一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加幼儿的发言机会。同时应该设立奖励制度,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应该给予小红花的奖励。幼儿对于小奖励是非常开心的,同时也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增强幼儿的语言技巧训练,最终实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2.3游戏教学

1)充分融合游戏与教学内容。锻炼是令大多数孩子讨厌的一些活动,但欢快的跳舞是令人喜欢的。如,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播放《小蛙跳》等受儿童欢迎的歌曲,并搭配一些简单有趣的动作。这样,既达到了让孩子们锻炼的目的,又不让孩子们讨厌。此外,教师应明白,对幼儿身体的锻炼不应是跑步这种无聊又让人感到疲累的方式,而应定期举行跳绳比赛等活动,用游戏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2)准备足够的游戏材料。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用游戏环节时,教师要准备足够的游戏材料,如果准备的材料不够,孩子之间很容易引发争端,不利于他们良好关系的发展,还会让他们玩的不尽兴。材料也是孩子们认识周边事物的重要工具。所以,要尽量把材料准备的多量并多样。如,在游戏《娃娃家》中,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并使用“家”摆放的各种“家具”,可以让他们了解各种家具的使用方法及这些家具的用途。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可以知道如何使用淋浴器,按哪个开关出来热水,按哪个开关出来冷水。3)创设良好的情景环境。幼儿年纪尚小,喜欢新鲜直观的事物,且思维方式也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之际,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教学指导。在幼儿教学指导活动开设的时候,教师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基本的教学活动,在生动、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吸引幼儿注意力,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深化幼儿的求知感悟。譬如,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阿拉伯数字10~25时,部分幼儿对这些数字并不陌生,且由于过于熟悉,反而没什么兴趣。数字本就具有抽象性,没有鲜明的色彩,更没有有趣的游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若是教师直接使用正常的方式教幼儿学习数字,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另辟蹊径,做好其他方面的教学引导,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阿拉伯数字设计为可爱的小动物图形,用拟人化的形象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对数学产生探知欲望。幼儿会不自觉地将视线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幼儿在快乐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探知数字的奥秘。幼儿教师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用以深化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尽量让幼儿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教学之中,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情景设置需要具有有效性才能满足高质量教学需求。

结束语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指的教学策略具体是指教师为了进一步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或者教学意愿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策略的准备,教学方式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策略环节的过程中,教师是其中的关键,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对幼儿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探研[J].成才之路,2017(14):68.

[2]詹远艳.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160.

[3]宋群颖.浅析幼儿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3.

[4]余海燕.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角色定位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74.

[5]梅苗苗.幼儿教师游戏化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