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及应用价值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及应用价值评定

刘玉华

(湖南省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411101)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情况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输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凝血指标变化,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7例患者输血治疗后FIB、Plt、Hb、HCT、APTT、PT以及TT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死亡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仅为2.99%。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给予输血治疗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但要注意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对输血方案予以及时调整,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产后出血;输血治疗;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ransfusiontherapyonpostpartumhemorrhage.Methods:67casesofbleedingfromDecember2015toJanuary2017inourhospitalobstetricdeliveryofpostpartum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allpatientsweregivenbloodtransfusiontreatment,observationofchangesofbloodcoagulationindexe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alysisofpatientswithclinicalcurativeeffectandreview.Results:67casesofpatientswithbloodtransfusionaftertreatmentFIB,Plt,Hb,HCT,APTT,PTandTTlevelscomparedwithbeforetreatmen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patientswithbleedingsymptomswereeffectivelycontrolled,nocasesofdeathinpatientswithcoagulationdysfunctionratewasonly2.99%.Conclusion:thepatientswithpostpartumhemorrhagetreatedbybloodtransfusioncanobtainremarkableapplicationeffect,butshouldpayattentiontoduringthetreatment,closeobservationofchangesofbloodcoagulationindexesinpatientswithbloodtransfusion,shallbetimelyadjustmentstotheplan,inordertoimprov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thepatients.

Keyword:postpartumhemorrhage;bloodtransfusiontreatment;applicationeffect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较为多见的一种严重分娩并发症,是引发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指的是在娩出胎儿24h中阴道分娩产妇出血量≥500ml或是剖宫产分娩产妇出血量≥1000ml的情况。为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及时输血治疗是抢救患者的关键,如果产前未接受合理评估或是血源紧缺时,可能引发分娩并发症,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死亡[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情况与应用效果,特选择我院67例因产后出血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为分娩时由于产后出血给予输血治疗,且不存在输血禁忌证、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0.8±4.4)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5±1.1)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27例;阴道分娩产妇39例,剖宫产产妇28例。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产后出血,出血量为1500ml以上,大于血容量的25%,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心动加速、冷汗以及头昏眼花等表现。

1.2治疗方法

应用2000ml林格溶液(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67464)予以扩容治疗;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且血红蛋白(Hb)含量为70g/l以下时,要迅速输注红细胞4~6IU红细胞;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具体病情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以及冷沉淀,其均是由我院血站提供。严格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中相关规定采集与制备。

1.3观察评价指标

分别于患者输血前后2~4h采集2ml静脉血,将其置于EDTA-K2R抗凝管内保存待检,采用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血凝仪检测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主要有纤维蛋白原(FIB)、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凝血酶凝固时间(TT)、血细胞比容(HCT)以及Hb水平。观察全部患者经输血治疗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与死亡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整理全部数据,借助(%)及(x±s)表现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用x2和t检验;比较是否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依据。

2结果

2.1患者输血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67例患者通过输血治疗后FIB与Plt水平明显降低(P<0.05),Hb与HCT水平明显升高(P<0.05),APTT、PT以及TT明显增长(P<0.05)。患者输血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如下表1所示。

表1患者输血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水平对比分析(x±s)

2.2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与死亡率分析

67例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后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仅2例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是2.99%。

3讨论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多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其通常会使得产妇脑组织受累而出现缺氧与缺血等症,严重时还会引发脑细胞坏死。所以临床在为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时,必须及时及量地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而且主要是输注全血治疗[2]。输注全血不但能改善患者血容量,还有助于患者补充凝血因子与血细胞成分。但要注意的是为患者输注全血的量与速度应取决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量以及出血速度。

对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必须依据出血原因即刻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出血症状,且要重视产妇感染与休克现象的预防,当病情严重时要选择大量输血的方法治疗[3]。大量输血治疗指的是一次性输血量为2500ml以上,或是3h输血量为患者总血容量的1/2,或是24h中输血量为患者总血容量,或是24h中输注的红细胞为40u以上,输血速度每分钟为100ml以上。给予大量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各类急性失血患者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深静脉输血、多条静脉通道输血以及经输血装置输血等。要注意的是为产后出血患者给予输血治疗时,应加强对血液成分的合理制备,注意应用胶体液与晶体,并加强补钙处理,适度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处理[4]。

此次研究发现,67例患者输血治疗后FIB、Plt、Hb、HCT、APTT、PT以及TT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一例死亡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仅为2.99%。结果表明,产后出血患者给予输血治疗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但要注意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对输血方案予以及时调整,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严小丽,常青,陈诚等.产后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因及疗效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4):446-452.

[2]徐苏娟,许烨,许鹏飞等.剖宫产患者凝血四项及血小板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5,11(20):72-73.

[3]朱正洪,苏简文,陈丽娟等.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63-1865.

[4]李华凤,刘进.严重产后出血的输血与输液管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8):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