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劳动合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煤矿企业劳动合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郭宁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山西省太原市030053

摘要:企业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则应该积极充分配置当前的人力资源,让员工更好参与到岗位工作中。而企业在实施人资管理时需要和诸多劳动者签订合同,而在进行劳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会存在多种风险,如果不能对这些用工风险进行科学的防范就会影响整体人力资源的配置效果,也很难提升人力资源的实际运用效率。所以,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在劳动合同法的角度下去防范劳动用工呈现的风险,促使企业开展更高层面的用工风险防范。

关键词:煤矿企业;劳动合同;用工风险

1劳动用工风险概述

劳动用工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和实际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或者是其他相关协议等具体要求,劳动者需要在用人单位管理下所应该开展的有偿劳动。而用工风险则是指从合规角度讲在劳动用工的实际过程中,用人单位因为违反相关劳动法律规定而存在的劳动纠纷。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知用工风险的出现和劳动关系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因为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而导致的问题,同时也因为管理操作不规范等行为有直接关系,需要对整体用工流程进行风险监管。从招聘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日常管理等环节中都存在风险,用人单位需要思考产生用工风险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是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劳动合同法对用工格局造成多种影响。劳动合同法提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法律地位,改变之前的用工格局,冲击传统的用工思维。但是有些用人单位未能重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不能根据法律规定和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或者是没有执行相关的规定内容,这样就会出现用工风险。第二,劳务派遣对用人单位提出全新的用工要求。在劳务派遣过程中用人单位没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协调好各方利益,在一些情况下需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就增加劳动用工风险。第三,工作人员未能全面了解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在劳动用工管理中出现未能遵守相关规定的行为,也没有重视对证据的收集,这样也会增加劳动用工的风险。

2劳动用工风险的类型分析

招聘风险。在劳动用工风险中,招聘风险主要是指用人单位未能根据法律规定招聘合适的岗位员工,反而是招聘未成年的童工,或者是招聘那些未能和当前用人单位解除或者是终止具体用工合同的劳动者。同时,招聘人员没有如实告诉应聘人员相关义务以及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或者是违反规定收取劳动者保证金的行为。告知义务是用人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义务,也是容易出现用工风险的地方。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如实告诉劳动者具体工作内容、时间以及职业危害等内容,让劳动者可以全面了解工作环境以及岗位要求等内容。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存在故意隐瞒或者是简单描述工作要求以及安全生产等情况,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则容易出现“欺诈风险”。

合同订立带来的风险。针对实际用人单位和参与岗位工作的劳动者而言,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对双方权利以及义务进行明确,保障劳动关系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劳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关注到续签、违约金规定以及竞业限制和保密规定等内容带来的风险。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省整体的用工成本,只会和劳动者进行口头协定,但是不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这样就不用给劳动者缴纳社保等。这种行为已经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这样也会增加劳动用工的风险。

3企业积极防范劳动用工风险的措施

树立劳动用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因为用人单位在进行劳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会存在多种风险,如果不能对这些用工风险进行科学的防范就会影响整体人力资源的配置效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企业必须要积极防范这些用工风险,减少这些用工风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用人单位应该树立劳动用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分析劳动用工中存在的风险,强化这些用工风险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管理人员需要端正劳动用工的心态和态度,依照相关流程开展用工管理,减少劳动用工的风险。

积极实施高风险点的监控,强化劳动用工的检查。开展劳动用工检查其目的是及时发现用人单位在劳动用工方面的存在的风险,发现问题并及时且科学解决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用人单位首先应该如实告诉劳动者具体工作内容、时间以及职业危害等内容,让劳动者可以全面了解工作环境以及岗位要求等条件。其次,用人单位需要定时开展劳动用工情况的检查,建立常态化的劳动用工检查。这样可以更好规范劳动用工的行为,以此科学防范劳动用工风险。最后,用人单位也应该增加借助法律维权的意识,重视证据的管理。和劳动者发生纠纷或者是争议的时候,用人单位需要举证,所以要强化证据意识,这样能减少劳动用工中的风险。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

劳动合同制度是整个劳动关系体系中的重点,劳动合同是劳动权利、义务的载体。劳动合同体现了单位与劳动者个性化的权利义务,并且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书面化管理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每部法律的立法宗旨,法条意义和操作方式,更好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企业还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多听听实务部门的老师讲课,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式,更好的运用到本单位的劳动合同管理中。

用人单位要设置专门或兼职的劳动合同管理人员。企业主要目的是盈利,没有太多精力和人员放在管理劳动合同上,这往往是造成劳动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劳动合同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变更、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及时续签等等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项工作在企业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必须专门对劳动合同进行管理,随时掌握劳动者和劳动合同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好信息的变更,减少企业的劳动纠纷和投诉,将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实现与国家劳动管理的良性互动。很多企业比较抵触劳动部门的检查,觉得难以应付或者认为是在给企业找茬,怕企业吃到罚单,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劳动部门到企业进行常规检查、专项检查时,是为了发现企业用工或者劳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口头指出问题或者责令整改,这些方式是帮助企业规范劳动用工,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更多的时候,劳动部门去企业检查,还有服务的性质,对企业长期存在的劳动方面难点、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现场解答和提供法律咨询,这其实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劳动执法部门每年遇到大量的劳动投诉问题,他们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企业如何做好劳动合同和其他方面的规范管理,尽量化解劳动纠纷,减少企业的违法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多多配合劳动部门的检查,并且可以多劳动部门请教和互动,互相学习,消除抵触情绪,实现良性互动,更好的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4结束语

如果可以减少劳动用工中存在的各项风险,企业则可以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更好发挥出劳动者在岗位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但是,用人单位在进行劳动用工管理时存在多种风险,如招聘风险和合同订立带来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用人单位则需要树立劳动用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这些用工风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积极实施高风险点的监控,强化劳动用工的检查。

参考文献

[1]谢秀平.关于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01).

[2]吴胡俐.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贸实践.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