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张梅林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各指标及心肌损伤各指标改善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4周后,两组心功能及心肌损害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小儿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疗效;心肌损伤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heproteinontherelatedindicatorsofmyocardialinjuryinchildren.MethodsrandomlyselectedfromJanuary2016toFebruary2017,ourhospital80casesofchildrenwithseveremyocardialinjuryinchildrenwithsuspiciousviralmyocarditisastheresearchobject,byusingrandomNumbersa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40casesofcontrolgroupwithconventionaltherapy,observationgroupofchildrenonthebasisofconventionaltreatmentwithivigtreatment.Theresultsofthetwogroupswereevaluated,andthetwogroupswereevaluated.Resultstheclinicalefficiencyoftheobservedgroupwas95.0%significantlyhigherthan80.0%ofthecontrolgroup(P<0.05).4weeksaftertreatment,twogroupsofcardiacfunctionandmyocardialdamageindexwasimproved,thevariousindexesandobservationaftertreatmentgroupwasobvious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hildrenwithseveremyocarditismyocardialinjuryonthebasisofconventionaltreatmentwithgammaglobulintherapycansignificantlyimprovecardiacfunctionandmyocardialinjuryindex,clinicalcurativeeffectisdistinct,worthyof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c;Themyocardialinjuryofchildrenwithseveremyocarditis;Curativeeffect;Myocardialinjury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该疾病会导致患儿循环系统出现损伤,尤其是心肌的损伤最为显著。而小儿由于身体各系统仍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因此一旦出现心肌大量或广泛性的感染后就会形成爆发性心肌炎,也称之为重症心肌炎。该疾病不仅发病急、病情重,而且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上一旦确诊必须给予积极有效治疗[1]。丙种球蛋白作为免疫调节剂,目前被逐渐应用于该病的治疗,为进一步了解丙种球蛋白对小儿重症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本院特开展此项研究,并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均符合1999年全国小儿心血管协作组在昆明会议上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确诊。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儿家属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急性心力衰竭患儿、器质性心脏病患儿、因代谢或中毒性疾病所致心肌病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岁,平均(3.8±1.1)岁,平均病程(30.1±4.9)d,均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5岁,平均(3.5±0.9)岁,平均病程(30.7±5.0)d,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患儿在以上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要求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常规吸氧治疗及床旁心电监护。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即地塞米松(初始剂量1.0mg/kg/d,1周后调整剂量至0.5mg/kg/d)+维生素C150~250mg/kg/d连续静脉滴注治疗2周,待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后采用泼尼松(初始剂量1.0mg/kg/d,1周后调整剂量至0.5mg/kg/d)+阿昔洛韦(10mg/kg/d)连续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生产厂家: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94004)300~400mg/kg/d静脉滴注治疗。以上对于伴有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可同时给予利多卡因或普罗帕酮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径(LV)、B型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采用琼脂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两组血清免疫学各项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其中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和心肌酶均恢复值正常值范围视为治愈;以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和心肌酶明显改善视为好转;以患儿临床综合症状未有改善,甚至恶化,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视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愈21例,好转17例,临床有效率95.0%;对照组患儿治愈12例,好转20例,临床有效率80.0%。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小儿来说,病毒性心肌炎容易发展成为重症心肌炎,因此临床上传统治疗多采取对症治疗,但是由于小儿各器官发育尚处于发育阶段,一旦病毒感染心肌后,使得心肌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双重影响下发生严重损伤,导致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并出现显著的免疫功能缺陷。而丙种球蛋白由健康人群的血浆中提纯而来,并含有大量的IgG抗体及其亚类,不仅具有较高的亲和能力,而且还能通过活化补体片段的方式来调节细胞因子的平衡状态[3],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与青睐。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了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我们分析认为这主要是丙种球蛋白起到了双效调节作用,一方面对显著增强了T细胞介导的抑制功能,减少抗体的生成,并保护心肌;另一方面可能与其抗病毒功能有关,对机体内的病毒进行有效清除,有效避免了心脏的进一步损伤[4]。这也最终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这与尹俊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重症心肌炎心肌损伤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鹏玲.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22):73-74.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S].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3]曾闵.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9):30-30.

[4]丁爱春,邱博.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5(6):59-61.

[5]尹俊,林世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2):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