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1例报告

胡树明

胡树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医院病理科214174)

【中图分类号】R737.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300-01

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在我国是不太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肿瘤属低度恶性,通过积极系统的治疗预后较好。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形态学,并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以加深对此肿瘤的认识。

临床资料

老年男性,因“阴茎肿痛一月余”入院,十年前有胃癌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阴茎、阴囊外形正常,包皮、阴囊远端红肿,包皮水肿,不能外翻显露龟头,隐约可及阴茎冠状沟处质硬肿块,无压痛,挤压包皮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尿道口无红肿。双侧睾丸、附睾未及异常,无触痛。在局麻下行阴茎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出脓液后可见冠状沟菜花状肿块,大小约1.5×1.0cm,并予以肿块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示疣状鳞状细胞癌。于一周后形阴茎部分切除。

病理检查

巨检:阴茎一条,长5.5cm,直径2.0cm,冠状沟近包皮处约1.0×0.8cm表面粗糙、边界不清的灰白色区域,临近龟头充血肿胀、糜烂、破溃。镜检: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棘层细胞肥厚及角化过度明显;乳头有各种长度,纤维血管轴心不明显,表层可见空泡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疏松或空泡化,可见小核仁及核分裂像,基底层可见轻度异型增生的核;肿瘤基底较宽,向真皮内呈推挤性、球茎样、膨胀性生长,界面整齐且有致密炎细胞浸润;真皮网状层小动脉内皮肥大、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且围绕血管周围,并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病理诊断: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

讨论

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大于60岁,为分化很高的外生性乳头状肿瘤,一般瘤体>3.0cm,常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单灶性,生长缓慢;可局部蔓延至尿道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外生型淋巴结转移不常见,偶见远处转移。一般认为与HPV感染无关,近些年用原位杂交技术HPV6、11、16、18、31均呈阴性,流式细胞仪作DNA倍体分析,均一致显示为双倍体。

阴茎疣状鳞状细胞癌有两种病理类型:外生型和内生型溃疡。外生型较常见,且较大,多呈乳头状;内生型溃疡单独发生较少,通常伴随外生型或作为外生型的局部表现。镜下肿瘤浅表呈良性乳头状瘤样增生,棘层细胞肥厚及角化过度明显,乳头状形态多样,乳头内多无或仅含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表层可见空泡细胞,此细胞不同于湿疣状癌的挖空细胞,瘤细胞分化好,细胞间桥明显,几乎无非典型性;核圆形,染色质疏松或空泡化,可见小核仁及核分裂像,基底层可见轻度异型增生的核;肿瘤基底较宽,向真皮内呈推挤性、球茎样、膨胀性生长,界面整齐且有致密炎细胞浸润;有时可见深部内生性生长结构。

鉴别诊断

1、假性上皮瘤样增生:大体表现为丘疹或斑丘疹,镜下为不规则连续性鳞状上皮增生,上皮脚粗细不均且深达真皮网状层,上皮细胞核大多规则,核仁明显,多为反应改变。

2、湿疣状癌:大体也表现较大的外生性菜花状肿物,切面呈灰白色乳头状,其底部境界虽清楚,但参差不齐,常及阴茎海绵体。镜下见典型的挖空细胞及参差不齐的浸润性生长前沿为特征,常伴深部内生性生长结构。临床上多与HPV感染有关。分子病理学技术可证实。

3、乳头状癌:临床上与HPV感染无关,大体观及镜下同疣状鳞癌,乳头状癌以明显浸润性生长,而非推挤性整齐的前缘。

4、单纯从形态学还需与角化性棘皮瘤/角化性棘皮瘤型鳞癌、外毛根鞘性肿瘤相鉴别,由于阴茎发生罕见,在此不做论述。

个人浅见

1、从文献中发现,关于阴茎疣状鳞癌的病因、生物学行为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尚未完全清楚;2、文献记载不一,有的将疣状鳞癌、湿疣状癌、乳头状癌归为鳞状细胞癌的亚型,有的将湿疣状癌、乳头状癌归为疣状鳞癌,都是单从形态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而进行的分类,临床意义不显著,价值不大,没有从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和遗传学综合分析,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来科学的、系统的分类及相应的处理原则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这就是我们病理医师同临床医师密切联系、努力协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彤华.诊断病理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

[2]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3]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4]王平.邱丙森.皮肤肿瘤病理学图谱.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11.

[5]陈杰.李甘地.病理学(第二版)(医学7年制、8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