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与治血的关系

/ 1

治水与治血的关系

衣伟刘勇魏维

衣伟刘勇魏维(吉林省吉林市脑康医院132000)

【中图分类号】R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406-02

一、对于水肿病的治疗,历代多以调治肺,脾,肾三脏为主

因肺主气,朝百脉,为水之上源;肾藏精,主水液,为气化之根。故对其治疗原理,也可以调治气血作解。近年来,水血同治或活血利水法又逐渐被临床所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治水应注意的问题,试作探讨如下:

1.血与水的关系血液,是由营气和津夜所组成,津液为其主要成分。津与液,同属于水液,有懒于脾胃生化而成。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可见,血液和水夜同源而异物。津液充足,调和,经脾胃的运化和散精,心肺的鼓动和气化,即可化生为血液。反之,脉内之血液,经过脏腑气化作用渗出脉外,又可转化成津液。故《血证论•叶脓》说“血得气之蒸变,赤化而为水。”若气血不虚,血流通畅,则脏腑强健,气化旺胜,人体多余的水分就会血流致有关脏器,可转化为汉液,随尿液和水气而排体外,不致造成储留。由此可知,血与水之间是“相为埼伏”,“互相维系”的。周学海喻其为“血犹舟也,津液水也。

2.血与水的病理关系

《血证论•遗精》说:“血与水,上下内外皆相济而行,……故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矣。”血液和水液在病理上的互为因果,不外乎血於,血虚,水肿,失水四方面。本文仅就前三者讨论之。(1)血於与水肿:水液的储留与否,与血於关系密切。於血的成因,一是血液寒温失调,血寒则脉拘血凝,血热则煎熬博结;二是脏腑功能失调,脏腑的功能集中表现在气,血与气又密切相关。如心气不足,肺气不调,脾气不运,肝气不疏,肾气不足,都有可能导致气虚或气滞。气虚则血行无力,气滞则血液於阻,终可形成於血。於血作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可直接於阻脉络,使之不但不能运债津液致各脏气以发挥其生理功能,而且逼迫脉内之津液渗出脉外,成为水液储留和加剧的继发性致病因素。水肿作为脏腑功能失调和於血的病理结果,反过来又可阻气机,於阻血脉,加重於血2者互为因果,交互为患。正如《血论•汗血》所说:《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灵枢·百病始生》则具体指出:“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2)血虚与水肿:血虚的机理之要有四方面:一为脾胃虚弱,精微不足,生血无源;2为久病虚损,肝肾不足无精化血;三为於血内停,气血涩滞,新血难生,四为水液雍盛,久施渗利,损伤营血。血虚,则精微不足,五脏六腑无以充养,功能活动因而减退。气化无能。如,心脏虚弱则血液运行无力,肺失宣降则不能通调水道,脾气不足则不能运化转输。肝失疏泄则不能调畅气机。肾失蒸腾则不能主水化水,皆可造成水液滞留,故而血虚则肿。正如《血证论》所说:“血虚精竭则水结”,“失血家往往水肿”。

二、水血同治之方例分析

《血证论•汗血》指出:“血与水本不相离,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因血郁与血虚性质截然不同,故治法与方剂又分为活血利水与补血利水两类。(1)活血利水:《灵枢•小针解》指出:“苑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故对因血於而水肿者,治当活血利水。山西中医研究院的益肾汤,是以当归红花川丹参桃仁等活血化於药矛根银花板兰根等组成对急性肾炎水肿的治疗方面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治疗肝硬化复水方生芪当归白芍白术茯岭杏仁木瓜赤芍等有活血化郁作用的药就有六味其中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故本方不但能活血,而切能补血,这对消退肝硬化腹水起到重要作用。(2)补血利水《景岳全书•肿胀》说:“凡病肿胀者,最多虚证。”唐容川说:“不补血而祛於,於又安能尽去哉?”又说“水病则无以濡血,而血证亦因以难愈矣。血虚水肿即与肝,脾,肾的虚与於有关,故其治疗应在调补相应脏腑及活血化於以助生血的基础上,当配五利水渗湿之品。《医垒元戈》茯玲六和汤,是由四物汤加茯玲,泽泻组成。除其利水药的作用外,关键还在于四物汤补血调血。

三、水血同治之临床例证

1.肺源性心脏病水肿:肺主气,朝百脉,为水之上源;心主血脉,能运水。气,血,水三者,气行则血行,肺气於滞即可造成心血於阻,进而导致水液储留。唐容川说:“需知痰水之雍,由於血使然,但去於血,则痰水自消。”活血化於可促进肺泡毛细血管网的气体泥散,改善血循环和肺的排泄功能。

2.肝硬化腹水;肝藏血,主疏泄。若肝失疏泄不但影响肝血的调藏,故肝硬化病机多以於血为主,而致后期水液留滞则是病情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机理为“气塞不通,血雍不流”,“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姚公树以活肝汤(金钱草,茯玲皮,澤泻,车前子大腹皮丹参),等治疗50例显效70﹪有效20﹪无效10﹪显示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3.肾小球肾炎水肿:肾为水脏,水行血不於血行水不停。肾炎而治愈活血化於,此与“水能病血,血能病水”,血於可加重水肿之机理有关。综上所述,血液和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血水相关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水从血治是中医治水的重要一法。研究并掌握这一理论,对于探索水肿病及其某些疾病的本质,指导临床辩证论治,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